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中国体育报:提高水平是当务之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09:55  中国体育报

  本报评论员

  在备战的关键时刻,提高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包括训练水平、科研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等诸多方面。

  训练是备战工作的核心,提高中国奥运军团的整体实力,归根结底要靠提高训练水平。在这个关键的备战阶段,教练员必须加强对本项目规律、特点的深入透彻认识和准确把握,加强针对性和实战性,切实将训练水平转化为比赛实力。通过强化精细化训练,重点分析问题,在最后200多天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科研医务工作也要加强针对性,不断提高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水平。各项目中心要把科学训练、防伤防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医疗保障问题,首先是防,然后才是治,在这方面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

  伤病问题历来是备战奥运会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以往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无论中国运动员还是国外运动员都有因伤病困扰而影响训练,因伤病而影响赛场发挥,甚至失去参赛机会的情况。竞技体育是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在长期的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中出现伤病在所难免。那么如何既减少伤病,控制伤病,又能保证有效训练,是摆在每个项目、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问题。这也体现出一个项目、一个教练员科学训练、系统训练的水平。

  目前,各项目正在加紧备战,训练负荷量不断增加,运动员伤病现象也在增多。但是,在分析大量出现伤病的原因时,教练员们只谈到高强度训练使伤病难以避免,只谈到队医和恢复措施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相当一部分教练员在对运动性伤病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分析大量出现伤病的原因,首先是教练员的训练安排不科学、不合理。训练手段单一,忽视运动员整体机能的系统训练,未处理好基础能力训练和专项能力训练的关系,在运动员基础能力未有效提高的情况下,只是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容易造成伤病。有的忽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在训练强度和节奏上“一刀切”。还有的训练针对性不强,既有未根据运动员急需提高的薄弱能力进行针对性专门训练的情况,也有未完全按照实战需要进行训练的情况,反而练了很多没有针对性的内容,结果大大增加了运动员不必要的身体负担,形成了伤病。

  总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科学训练、系统训练的水平,通过不断提高的有效的医疗和科研保证,让最后一个冬训任务圆满完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