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承文明 从心开始(每个人的奥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08: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行驶的公交车上,一名年轻乘客随手把刚喝完的饮料瓶扔到车厢内。售票员看到了,呵斥道:“同志,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讲文明啊!”一边说着,一边把饮料瓶拾起来,一转身,从车窗扔了出去。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一声叹息。正当我们因有人站出来对不文明现象说“不”而感到欣慰,正当我们由衷感慨文明之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那个从车窗飞落的饮料瓶,却将这一切生生地打破。

  或许,文明对于一些人来说,仍然停留在嘴上,而没有在心中。文明是个好东西,它能使阳光变得和煦,社会变得温暖,冲动者懂得自制,冷漠者学会热情,自私者自惭形秽,虚伪者以诚自鉴……但是,文明不是一件可以随时穿脱的外套,不是一时兴起的偶然行为,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修养。正如苏联社会学家邦达列夫所说:“我们期待的是内心的文明,而不是时髦的、表面的文明。”

  还记得张春玲吗?那个13岁的残疾女孩。10年前的一次意外,让她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两节。“5·12”地震中,她置自己生死不顾,三次冲进废墟,把仅剩的那只右手伸向埋在瓦砾中的同学,这一伸,就换回来三条鲜活的生命。春玲的事迹广为传颂,春玲也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可是,就在人们津津乐道春玲那颗金子般的心的时候,春玲经历了这样一件事。5月18日,春玲和灾区的孩子一起走进了帐篷学校,开始了他们震后的第一堂课。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梦想。自小自卑内向的春玲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站了起来,头发遮住了大半张面庞,她小声地说:“我,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游,我要把我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事情讲给大家听。”话音未落,竟引起了一些人的笑声。那笑声,深深刺痛了春玲。这个勇敢的孩子,在地震面前没有哭,可是却在众人的笑声中跑到了帐篷外失声痛哭。其实,文明并不深奥,一个小小的善举,就是一颗文明的种子。如果因善小而不为,文明就是一句空话。

  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位美丽的天使——金晶,那个用身体牢牢护卫住火炬的坚强的姑娘。面对暴徒的穷凶极恶,金晶将火炬牢牢抱在怀里,就像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金晶快人快语:“我根本不怕他,也不想想我平时可是拿剑的。但是,那一刻我想到,我是在外国的领土上啊,我要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现我们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和从容大气。”金晶用自己的行为,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课。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人将展现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的文明,这或许比赢得奖牌更重要。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文明,只要发自内心,我们留给世界的印象就是美好的。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