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冲击女子十米台金牌 > 跳水 > 正文
殊不知,这枚金光闪闪的金牌背后,除了凝结她本人和教练的血汗之外,还有多少亲人,为她掏尽人间温暖。爷爷奶奶隔代颔养,爸爸接了病危通知单却向她报平安……
南通小丫在奶奶守护下成长
奶奶隔代颔养
1992年冬天,若琳降临在南通市民成勇金家。当时,成勇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一子一女,刚巧凑成了一个“好”字。
夜间睡觉,一张床上躺四个,两大两小。儿子好睡,一落枕便进入梦乡,成勇金两口子却遭殃。若琳饿了会哭。床上有奶瓶,成勇金迷迷糊糊中顺手将奶瓶朝她嘴巴里一塞,既喂奶又堵哭,再各睡各的。
若琳3岁时,父母离异了,母亲带着哥哥去了国外。外婆陈桂英心疼若琳,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颔养,陈桂英视她为宝。
“如今,若琳已经过继给了我的儿子、媳妇。”陈桂英说,老伴以及他们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个个都对她嘘寒问暖,递衣给食,掏尽人间温暖。
从小立下夺冠志向
小时候,若琳体弱多病。为让她增强体质,4岁那年,爷爷、奶奶把她送到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跳水教练高峰见若琳生得四肢修长,人也挺乖巧,有意栽培她。从此,若琳改学跳水。
1997年金秋,若琳随家人赴上海观看八运会比赛,看到健儿们在空中翻腾、转体的英姿,若琳对跳水的兴趣更浓了,她深受启发:“我一定要练好跳水,我要夺冠军。”为了实现冠军梦想,幼小的若琳表现出无比坚强的毅力。天麻麻亮,她就起床跑步,400米跑道她一次要跑十几圈!天长日久,若琳体能日益增强,跳水成绩也突飞猛进,不久就被选拔到江苏省少儿体校,成为该校一名短期代培生。那是出钱培训的,外婆倾其所有,并经常来宁探望。
跳水路上,有奶奶陪伴
爷爷唐诗的笔记本上,详细列举了若琳的成长经历,其中一条就是:若琳从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到省少儿体校,最后进国家队,在5年时间里实现了“三级跳”。
“没有天才,天才都是苦练出来的。”爷爷唐诗告诉记者,若琳在今天成功的背后,倾注了很多汗水和泪水。
1999年初夏的一天,若琳在训练中,不慎造成右肘关节脱臼。当时距离江苏省少儿跳水比赛开战已不足一月。为了抓紧时间训练,她休息2周不到就被迫拆下石膏。“当时,我们已经不想再让她练了。”奶奶说,若琳十分坚持,她说:“我喜欢,我要练,我要拿冠军。”
最终,若琳还是参加了省少儿跳水比赛,并夺得儿童丙组全能第四名的好成绩。一年后,若琳成为省少儿体校的一名正式队员。
奶奶陈桂英一如既往,常往南京跑,尽量抽空多陪伴她,给她鼓劲。“苦啊!”谈及若琳平时的训练,奶奶陈桂英整个脸都皱了起来。有一次,她走进训练房,看见孩子们一个个倒立着,双脚反贴墙壁上,大概有时间了,多数已经下来,下来的双手剧烈颤抖,脸憋得通红。若琳也在其中,大头朝下,身体笔直。她额上渗出的汗珠,结成了小黄豆,滴落在地上,仍坚持着纹丝不动。哟,原来额上不是汗水,而是滚滴的泪水,浸湿了头发。
若琳训练辛苦,奶奶总想方设法补偿她。每次来宁探望若琳,她都会带若琳去吃肯德基,因为这是若琳当年最爱吃的。
跳水让爷爷奶奶改变习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3年,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上独揽三金;2004年,若琳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勇夺十米跳台第五名。陈若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关注。她成为一名国家队队员,完成了五年之内三级跳的巨大飞跃。
进了国家队,若琳犹如雏燕展翅,一飞冲天,半年后出征世锦赛,只14岁,连获5个世界冠军,唯其最小,被誉为“伏明霞第二”。每次夺魁,她总打电话回来,只一句话:“奶奶,我又拿了冠军。”
若琳没跳水之前,爷爷奶奶几乎从来不看体育赛事。如今,老两口改变了习惯,对电视剧已经没有了兴趣,体育新闻成了他们每天必看的节目。
如今,若琳奥运夺冠,南通市体育馆内,又多了张特大照片:“陈若琳,南通第14个世界冠军”。若琳金光闪闪的金牌,也有奶奶一半功劳啊。快报特派记者 钟晓敏 (发自北京)
家人
孙女比赛 奶奶当场流下眼泪
中国跳水队员陈若琳的爷爷唐诗(右一)、奶奶陈桂英(右二)等家人、亲友,观看比赛
昨天14点多,陈若琳的爷爷奶奶、父母以及92岁高龄的太奶奶都来到了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的会议室观看比赛。若琳的父母还特意穿上了红色的运动服增添喜气。
14:30左右,女子双人十米跳台的决赛拉开帷幕,一看到电视镜头中出现孙女的图像,爷爷奶奶就情不自禁鼓起了掌,“我们已经有2个星期没有联系了,怕她紧张。不过,通过她的南京教练,我们知道她的状态不错。她不知道我们在这里集中收看她的比赛。”虽然相信孙女的实力,但这几天,爷爷奶奶还是紧张得睡不好觉,“参加奥运会的都是高手,就怕她发挥失常。”
第二跳后,陈若琳、王鑫以110分成绩比暂列第二的选手高出6分,现场顿时一片叫好声。就在所有人关注比赛进程时,电视机出现了3次小意外,虽然中断的时间不过数分钟,但两位老人的脸上立刻显出焦急不安的神色。比赛期间,陈桂英接到了亲友打来的电话,接完电话她和老伴随即把手机关机了,对他们来说,孙女的比赛比什么都重要。
第四跳后,陈若琳、王鑫的成绩继续领跑。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第五跳了,只要不出意外,金牌就可以到手了。陈桂英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当两名年仅16岁的小丫第5次站上跳台,整个会议室一片寂静,起跳、动作、打开、入水、压水花,几近完美的动作完成后,陈桂英当即捂着脸流下了眼泪。尽管最终的分数还没出来,但老两口已经知道:孙女盼望已久的那块金牌终于属于自己了。
手捧快报记者送上的祝贺陈若琳夺冠的鲜花,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从今天的表现看,她的状态还不错,希望她的个人项目也可以有好成绩!”
快报记者 陆媛
揭秘
冠军童年趣事不少
打针不哭
若琳年幼时,体质较弱,经常生病,打针挂水在所难免。为了鼓励她,奶奶教她:“千万别哭啊。你不哭病很快就好了。”为了“骗”她,奶奶还说,她在电视机里能看到她打针时哭不哭。
若琳信以为真,她叫爷爷带她去医院,让奶奶呆在家,守在电视机前。进了医院,她赶紧跟医生打招呼:“阿姨,你轻一点给我打啊,我不哭。”
打针时,她痛得眼泪直往下掉,却始终不吭一声。回家之后,她很得意地问:奶奶,你在电视上看我勇敢吧?我没有哭!
为了一双李宁鞋,放弃肯德基
9岁那年,有一次,奶奶带若琳逛新街口。路过李宁专卖店时,她看中了一双粉红色的运动鞋。她不开口要,却一步也不肯挪开,两眼直瞅着鞋。“你是不是想买啊?”奶奶最清楚她莫过了。若琳点点头,不讲话。“我如果给你买了这双鞋,你今天就没有肯德基吃了。”奶奶说,“我没这么多钱,还要留点路费。”
“我不吃。”若琳继续盯着那双鞋。
那双鞋100多元钱,奶奶十分心疼,但还是咬牙买下了,“孩子太可怜了”。
买下鞋子,奶奶又改变主意,还是带了若琳去吃肯德基。
据了解,若琳十分宝贝这双运动鞋,平时都不舍得穿,每逢外出比赛,才会“秀”一回。小丫现在大概要后悔了,脚长大了,鞋子就穿不上啦!
戒掉吃零食的习惯
陈桂英告诉记者,跳台选手对体形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发胖,若琳有一年多时间没吃过晚饭了,她还戒掉了吃零食的习惯,实在饿得不行,就闷头睡觉。
作为中国跳水队在女子10米台项目上的主力选手之一,若琳肩上的担子不轻。因为近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在女子10米跳台项目上一直与金牌无缘。作为后起之秀,若琳被寄予了厚望。若琳也一直把郭晶晶和伏明霞作为自己的偶像,非常希望“像姐姐一样,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
不过,女子选手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若琳在1年前开始遇到青春期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遏制“发福”,保持竞技状态,她每天晚上都要忍饥挨饿。付出一定能得到回报。若琳摘取奥运会金牌,并非来自偶然。
物品“特制”,袜子上都有“若”
奶奶是个极细心之人,担心小朋友弄混了,她在若琳的枕头、被子、衣服,甚至袜子上都绣上了“若”字。凡是能绣字的物品,都能看到“若”字。
真情故事
病重爸爸给女儿报“平安”
站在冠军领奖台上,若琳怎么也不会想到,南通爸爸成勇金此刻还在忍受着病痛折磨。
早在去年,成勇金身体就出现了不适,据其现在的妻子介绍:“他总是发烧,却查不出病因。”今年初,他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肾周炎。病情很严重,转了多家医院,不止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不过,为了不影响若琳比赛,他一直对若琳隐瞒着病情。每次父女俩通话时,他都会告诉若琳:“我很好。”
不过成勇金现在的妻子告诉记者,成勇金病重时,不止一次暗暗流泪,儿子和前妻身居国外,女儿若琳常年在外打比赛。他担心会见不上两个孩子最后一面。
7月份,记者去南通打算看望成勇金时,他妻子告诉记者:“他已经转到上海一家医院治疗了。目前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谈及若琳,她说:“我见过她两三次,她很乖、很听话,我们都祝福她在奥运会上取得成功。”
快报特派记者 钟晓敏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