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奥运评论员 卓 凡
10日上午,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琳面对强大的各路英豪,奋力争先,以3分42秒44的成绩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奥运奖牌“零的突破”。12日,北京奥运会击剑馆,世界排名第十的仲满倚剑屠龙,将法国实力派名将洛佩斩于马下,在男子佩剑个人赛中夺取冠军,这是亚洲人在佩剑项目上第一次获得奥运奖牌。
张琳和仲满的胜利,在让我们兴奋不已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不畏强手、奋勇拼搏的精神。泳坛是欧美选手的独霸天下,中国男选手能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没有那么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精神是不行的。击剑是欧洲的传统项目,仲满能够在如林高手中给对方“一剑封喉”,没有那么一种“拼命三郎”的勇气是办不到的。
事实上,从奥运会一开始,拼搏精神就成为中国军团的主旋律。我们看到,在国际足联排名第14位的中国女足,面对世界强队瑞典,毫无惧色,敢打敢拼,绽放出铿锵玫瑰的本色;我们看到,面对美国“梦八”,中国男篮与其对抗近半场,一开场甚至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最后输了比赛,英勇顽强的精神却使观众们难以忘怀;我们看到,面对世界冠军西班牙队,中国男篮至少在前三节给了国人巨大的惊喜,能够把斗牛士拖进加时赛,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了。
30年前的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栾菊杰左臂意外地被对手断裂的钢剑刺穿,鲜血淋漓,仍没有退缩,用受伤的手为中国赢得珍贵的奖牌。当年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实现辉煌的“五连冠”?靠的就是“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树起中国田径的一座里程碑,孟关良和杨文军改写了中国军团在皮划艇项目中从来没有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历史,李婷和孙甜甜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希腊神话”,奋斗意志人人拥有,拼搏精神手手相传,激励着中国军团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挺进。
奥运会开赛几天来的各个赛场上,中国军团一马当先,目前金牌数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产生金牌最多的田径等大项的比赛还没有开始,愿拼搏精神有始有终地伴随着中国军团唱大风,展风采,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战胜自己,不断创造历史,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