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那一声“加油”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8日03:33   今日早报

  奥运会赛场上,场边各国拉拉队的“斗法”一向是一道风景。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不同国家的拉拉队为本国运动员助威的方式各不相同。像美国、俄罗斯球迷的口号最简单,一般都是有节奏地喊着自己国家的名字,美国人喊“USA”,俄罗斯人喊“RUSSIA”。古巴球迷的助威方式则是击两下掌,喊一声“古巴”,而韩国拉拉队的口号稍复杂一些,是击五下掌,喊一声“大韩民国”。至于英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也许是受到足球运动的影响,经常会在场边集体高唱歌曲。印尼球迷一向视羽毛球为自己的国球,在羽毛球赛场边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不过他们既不喊口号,也不唱歌,他们支持本国运动员的最好方式就是折腾出最大的分贝,呐喊、击掌、跺地板无所不用其极。

  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当然我们听到最多、最响亮的声音就是“中国,加油!”只要有中国运动员的地方,这句口号就会淹没其他任何的声音,成为赛场的主旋律。

  在连续听了几天之后,一位外国记者终于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声“加油”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从字面的意思上给他解释了一下后,这位老兄更加迷茫了:“运动员比赛,跟满大街的加油站有啥关系?”

  不仅仅是外国人搞不懂,有些中国的球迷也对这句“加油”提出了想法,有网友在网上说,“‘中国加油’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是不是可以考虑多用一些时尚一点的助威方式。”中国女排对阵古巴的那场比赛,场边有位球迷鼓动着大家像古巴球迷那样,击两下掌,喊一声“CHINA”,他的理由是这样的助威声外国人也听得懂。但场上响应者并不多。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中国球迷还是更钟情于那一声“加油”,而中国运动员们似乎也更习惯于听到这样的喊声。徐东香在赛艇预赛结束后曾说,在自己的祖国听着那么多人的加油声比赛,感觉特别亲切;而在前天凌晨,正是在全场球迷一声声的“加油”中,女网“金花”郑洁、晏紫才在悬崖边缘上演了一出奇迹般的大逆转。

  今年以来,这声“加油”陪伴着我们闯过圣火传递路上的一个个障碍,陪伴着我们走出地震灾难之后的伤痛,如今又陪伴着我们迎来奥运赛场上一个个胜利时刻。它所蕴含的力量,绝非这简单的两个字所能概括。

  前天下午,坐在五棵松篮球馆中看着阿根廷队与伊朗队的男篮比赛,场边的伊朗球迷又喊又跳,他们齐刷刷喊着的,分明是“伊朗,加油!”

  谁说我们的“加油”不够时尚?!

  (1821502)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