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奥运会开幕后的一天,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工作人员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8月21日排球比赛的门票。
寄信人是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大一学生黄颖。因为购买保险,黄颖获得了一张奥运比赛门票,但自己却没法来北京观赛。该把这张幸运获得的门票给谁呢?黄颖犯了难。这时,她想到了那些在奥运赛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应该把票送给他们。可黄颖转念又想,志愿者不少人就在比赛场馆中,更需要票的应该是他们的家属。
有了这个想法,为不耽误观赛的时间,黄颖第一时间用特快专递寄出了门票,并附上了一封短信:
“我为不能到北京为奥运服务而深感遗憾。现将幸运获奖得到的一张奥运门票寄给你们,算是为奥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请代转赠给在首都体育馆服务的优秀志愿者的家属。”读着黄颖的信,工作人员们也受到了触动,但在首都体育馆服务的有那么多志愿者,同样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底该把这张门票转赠给谁?一个寻找受赠者的活动便在志愿者中间展开……
8月15日,“谜底”揭开了。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将这张门票,转赠给了志愿者盛婕的母亲。盛婕的故事,也随着门票的传递被大家所了解。
盛婕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也是首体观众服务志愿者。在校期间,她曾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曾赴宁夏西海固地区、北京太阳村为当地学生支教,参加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奥运志愿者项目,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今年5月底,盛婕因患癌症两次做手术。一个月两次大型手术使她尝尽了疾病的痛苦。但是,她丝毫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奥运梦想,坚持要参加到奥运志愿服务中去。
自7月24日志愿者进馆以来,她坚持参加场馆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服务工作,虽然场馆希望为她调换至相对轻松的岗位,但她毅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其间,她还多次去医院复查,也没有影响到工作,总是用灿烂的微笑面对每一位观众。
“虽然我的奥运圆梦过程可能比其他志愿者要曲折和艰辛一些,但我很高兴能和这么多有着同一个梦想的伙伴们共同努力,为奥运献上一份力量。”盛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