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潘华馨
………
在2004年雅典奥运为中国110米栏拿到第一金,又在2006年刷新110米栏世界纪录的刘翔,因为脚跟腱末梢的严重伤情,他不得不在昨天选择退出奥运比赛。
我们为没有看到刘翔的惊世奔跑而遗憾,但面对他的因伤退赛,我们无权过多地指责。
运动员因伤退出比赛,在北京奥运已不是新闻。就在刘翔走上赛场前十几分钟,名将特拉梅尔也因伤病退出110米栏预赛。
其实,刘翔的这一退,如雅典的夺金一样令人惊叹。
一位同事看比赛后对我说,你看刘翔身上那号码,1356号,13亿人、56个民族,刘翔承担着的希望太多了。
刘翔不会不知道身后有13亿双眼睛看着他。主动放弃,我们相信刘翔需要有比坚持下去更大的勇气。
这位中国“80后”运动员的代表,向世人显示的是,中国运动员正让体育竞技回归到体育精神的本身。
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说,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告诫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刘翔的退,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体育英雄观的一个颠覆,另一方面刘翔给以“人文奥运”为一大追求的北京奥运加了一个很值得回味的注脚:人文的核心是“人”,是以人为本,是关心人,是爱护人,是尊重人。
刘翔退赛二十分钟后,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和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即出席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刘翔走上赛场前一刻还在接受医生的硬按摩治疗。五小时后,新华社播发第一篇相关评论《刘翔是人不是神》。
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不管是中国田径运动的主管部门还是权威媒体的态度,实实在在地表明着对一位运动员的关心和尊重。
刘翔退赛十小时后,百度贴吧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投票的约26.8万人中,66.7%的投票者表达了对刘翔的理解和支持。对“翔飞人”寄予厚望的中国人,经过短暂的惊讶、不解、质疑,当把退赛的曲折弄清楚后,理性重新占据主流立场。中国人不再以神的标准要求心目中的英雄。
如果刘翔有13亿个夺冠理由,那么来吧,也请给刘翔因伤退赛超过13亿个理解,当然,这其中包括全世界真正热爱体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