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不要以为运动损伤只是运动员的“专利”,其实运动损伤也常见于普通人,他们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而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
从足关节的护踝到肘关节的护肘,从举重时用的腰带到不起眼的健美裤……这些看似细小的运动护具,却能够在我们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为肌肉和关节分担外来的压力和冲击。
研究表明,对于大量普通锻炼的人群而言,各种扭伤、摔伤、撞伤、拉伤等意外伤在运动损伤中只占不到5%的比例,大部分损伤都因频繁运动而引起。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会长贾亚光说:“各种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关节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除做好热身运动外,适当佩带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过度拉伸。”
但让不少曾经佩带护具的人困惑的是:“戴上护具之后活动不灵便,运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戴上护腿板,总觉得腿部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远不如不戴灵活。”这是足球初学者的普遍体会。奉行“运动第一”宗旨的不少人因此脱下了护腿板。
然而,真正的威胁就存在于这一“戴”一“脱”之中。活动不灵便,是因为护具让关节和肌肉在正常范围内运动,而超常运动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最好的护具就是绷带和胶布,两者与肌肉的结合程度最紧密,也能够最好地保护肌肉和关节。
打篮球的时候戴上护腕、护膝、护踝,踢足球的时候加上护腿板,护肘、护腕是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必不可少的用品……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护具,在关键时刻却能为保护我们的身体帮上大忙呢!
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们来说,各种各样的运动意外伤害都有可能发生。对付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方法是:“冷敷”“热攻”,而且一定要注意治疗时机。
“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
“冷敷”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热攻的治疗方法。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