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更多的人,在失望之余,对刘翔表示了理解——毕竟,健康高于一切。
更多的人,在感叹之余,对刘翔表示了祝福——好好养伤,未来路还长。
刘翔,在中国人的理解与爱护中,在不久的将来,会再一次站上跑道……
他的拼搏将依然给国人带来感动。
现场观众表示理解
遗憾之余,现场观众和志愿者给了刘翔最大的宽容和理解。
北京观众高忻说,现在刘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伤,其他什么都不必要去想,“没有必要背负伤势继续比赛,因为以后路还太长”。
他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如果刘翔到时可以再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我想我一样会祝福他的。“作为奥运会东道主,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某一场比赛的得失而过度痛苦,更重要的是热情好客、为各国运动员的出色发挥叫好。”
香港艺人古巨基说,“只要伤好了,以后就有可能破纪录,千万不要让伤势恶化。”
“虽然刘翔因伤退赛,但我依然喜欢他,因为他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我为他祝福。”古巨基说。
浴血拼搏该不该?
18日,刘翔一退,举国皆惊!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说法像乱石一样“砸”向刘翔。同情者说,为刘翔的不幸遭遇而惋惜;接受者说,刘翔为了健康而退赛乃明智之举;批评者说,刘翔应该坚强地跑完全程。
刘翔退赛,也让一个古老的体育话题重新被人们提起:赛场上的运动员在受伤情况下是否应该继续比赛?拼搏,历来是体育竞技场上不变的主题。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在锁骨骨折的情况下,吊着绷带拿下了世界杯冠军!篮球之神乔丹,在1998年的总决赛上,严重腹泻战斗到几至虚脱,最后夺取了总冠军。世界体坛,此类的悲壮数不胜数。
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每当受伤后,都必须带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劲头去继续比赛吗?或许未必。
历史上,同样有过惨痛的案例。
雅典奥运会之前,中国女排的当家球星赵蕊蕊明明身上有伤,为了拿下奥运会首场比赛,还是冒险上场,结果两分钟后她伤病复发,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这样,赵蕊蕊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恢复治疗和漫长等待。
到底金牌重要,还是运动员的健康重要?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没有什么比运动员的健康、身体和前途更重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必须以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前提,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才会更长久,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6年初,刘翔不小心扭了脚,因此放弃了几站比赛。而就在当年,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达到了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
现在,刘翔又受伤了,在最不应该受伤的时候。所有人都无比惊讶,都扼腕叹息,但受伤已成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退出比赛是对刘翔最好的保护。实际上,遭遇厄运的并不只是刘翔,他的竞争对手、美国名将特拉梅尔,还有几位网球巨星都是因伤退出。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关于“浴血拼搏该不该”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此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这个星球,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多样性。在这种层面,我们何不宽容一些。多种文化观、价值观并存,本来就是和谐奥运的追求。对于当事者本人,功过任人评说,但求无愧于心。
对于我们这些观众,你浴血拼搏,我热烈鼓掌;你因伤退出,我举手支持。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