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得胜令
□ 陈伟胜
今年对中国民众来说,绝对是一个锤炼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特殊年份。从年初的雪灾到5月份的大地震,从奥运圣火的全球传递到现在的奥运会,都表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阶段性飞跃之后,传承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战胜自然灾害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力量。中国人民通过智慧和能力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事——奥运会,让整个世界震撼和感动,各地从政要到民众都纷纷表达了钦佩之情,感叹中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
中国举办奥运会,具有经济、文化、社会、体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一次很好的国民素质“修炼”的机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指出,奥运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对国民素质的影响,此言可谓高屋建瓴。
昨天,中国体育的“首席英雄”刘翔,意外地因伤退出比赛,一时引起了国际轰动。围绕刘翔退赛的事件,就是一个直接反映国民素养,或者说锤炼国民素质的重大契机。有些人有喜欢“造神”的倾向,即把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进一步“神化”,但是人毕竟是人,不可能永远成为“神”,一旦“神”恢复成“人”,就容易引起另外一个极端——对“神”无情的批判。喜欢“造神”的人往往容易陶醉于胜利的喜讯,却难以以宽容、理解、大度的心态接受失败的打击。事实上,奥运会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心灵和心态净化之地,这里无时无刻都会上演令人意想不到的人间喜怒哀乐,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宽容度。
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披金挂银,连创佳绩,目前的金牌数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届奥运会,并向着40金大关挺进。奥运会开赛以来捷报频传,可能使人慢慢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中国代表团可以非常容易地夺得大量金牌,成功已经是中国的专利,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一些弱势项目中取得突破,更使人们容易产生中国在强势项目夺金是手到擒来的错觉。
在本届奥运会302枚金牌的争夺中,刘翔参加的男子110栏被西方媒体形容为“承受了13亿人的重量”。在很多人的内心中,可能并没有坦然接受刘翔因伤退赛的心理准备。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次刘翔退赛的事件,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那么其意义并不亚于获得一枚奥运金牌。
从历史上看,许多国家都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之后,在国民素质方面逐渐形成“海纳百川”的大国心态,如果刘翔退赛事件能够成就这一点,的确善莫大焉,这才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