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撑杆跳的变迁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09: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撑杆跳高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在远古的年代,人们撑着一根木杆或长矛跨过溪流,越过短墙,腾上马背……渐渐发展为一项体育运动。

  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撑杆跳高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不过属于体操项目。当时使用的撑杆大多由山胡桃木制成。美国运动员威廉·霍亚特靠着这种坚硬、粗笨的实心木杆,创造了3.3米的世界纪录。

  用竹竿取代木杆,是撑杆跳高历史上的重大进步。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美国耶鲁大学学生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竹竿跳过3.71米,获得冠军。盛产竹子的日本曾在撑杆跳高中领尽风骚。“竹竿时代”的世界纪录上升到4.77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美国家开始使用金属撑杆。这种用瑞典钢和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撑杆更加轻便光洁,坚牢柔韧,运动员可以更大胆地加快助跑和提高握杆点而不用再担心“折戟沉沙”。世界纪录因此提高到4.80米。

  1952年,当更轻、更韧的玻璃纤维撑杆第一次在赫尔辛基奥运会出现时,谁也没有料到撑杆跳高将进入一个梦幻般的新时代。1961年美国运动员戴维斯创造了玻璃纤维撑杆的第一个世界纪录4.83米。短短几年,撑杆好手你追我赶,世界纪录墨迹未干便再被刷新,直到突破6米大关。

  玻璃纤维撑杆为何有这样“立竿见影”的功效?如果把手中的撑杆当作一个“能量转换器”——将水平方向助跑的动能转换为一定高度的重力势能,那么玻璃纤维杆的魅力则来自于它对能量的有效贮存和释放。当纤维撑杆被压弯后积蓄了变形势能,然后将运动员“弹”向空中,等于运动员把水平助跑“挣来的钱”“存入银行”,接着及时“提取”出来支付垂直上升和跨越横杆需要付出的“费用”。

  如果进行更深层的观察,会发现材料的革命带来了撑杆跳高整体技术动作模式的变化,运动员起跳后不再等着被“抛掷”,而是开始了一系列精巧、复杂的“杆上动作”。悬垂摆体、后仰举腿、引体转体……最后以杆上“单手倒立”的英姿腾越过杆。

  今天竞技场上的撑杆经过不断更新换代,玻璃纤维和尼龙已经被碳素纤维和多种复合材料所取代,而纳米材料的应用将会让撑杆跳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