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本报讯(南方报业特派记者/郑照魁)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震撼了所有人,而大多数人将这种震撼归功于张艺谋及他带领的核心创意团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开幕式上出现的绝大多数创意的实施,其实来自他们的舞美设计工作室。日前,本报记者在朝阳公园郡王府后的一栋小楼上,专访了这一工作室的总监、留德归来的空间艺术设计家韩立勋。而根据他的说法,目前呈现出来的开幕式创意,只占他们所有提出的创意的20%,而借着开幕式的巨大成功,韩立勋的团队目前已经投身到了2010年亚运会的开幕式投标当中。
最早开始实验“活字阵”
奥运开幕式上反映中国活字印刷术的“活字阵”震撼全场。这一创意是韩立勋团队最早向导演组提出的,也是他们最早开始实验的。最后这一装置靠着新型材料得到了解决:字模的侧面是特殊的纱做的,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但外面看不到里面,顶层的文字,则是新型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整个字模加起来,只有3公斤重,而这一字模的很多创意,已经申请了专利,成为了“科技奥运”的一部分。
开幕式的画卷的创意备受好评,而舞者、孩子、运动员等人先后4次在画卷中央的画纸上作的画,也留下了“北京奥运”的痕迹。这个长20米、宽11米、厚1厘米的画纸,根据韩立勋介绍,是用做飞机机翼的航空轻体材料做成,造价昂贵,因为在吊起来时可以保持纸张的轻薄感,同时又不会像普通的纸那样飘、缺乏垂感而入选。
最遗憾戏台章节被放弃
开幕式上“戏曲”章节的创意,在很多人看来有些遗憾,因为不过是几个人站在戏台上搞扯线木偶而已。但根据韩立勋透露,当时他们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真的做了一个戏台,根据传统戏台打造,还有镂空的花纹。但这个方案到现场试了一次就被放弃了。因为戏台有屋顶,而鸟巢大部分观众的位置都比戏台高,很难看得清楚下面在搞什么。而第二个方案则是第一个的改进版,韩立勋他们通过“唱本”得到灵感,将戏台制作成打开的书本中呈现出的形状。正面是人在扯木偶,背面用了一层纱,给大家呈现出的是皮影戏的形状。但到8月5日最后一次彩排时,这个方案又被否定了。一来是戏台前的栏杆因为遮住了观众的视线需要锯掉,二来这么繁复的东西有点抢戏,让大家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于是,最终就成了开幕式大家见到的样子,这也给韩立勋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期待闭幕式出现剩余创意
韩立勋透露,虽然开幕式上呈现出的很多东西是他的团队提出的创意并负责实施,但由于闭幕式是另外的团队在制作,因此并不了解闭幕式具体节目的呈现情况。但他同时也表示,因为开幕式前他们提出了太多的创意,并且很多内容是被导演组认可,但后来反复思量认为不适合开幕式最终才放弃的,因此并不排除其中一些创意被运用在闭幕式上。而这也是他最为期待的。
除此之外,韩立勋的团队在结束开幕式舞美创意之后,也开始下一步的动作:向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进行投标。他表示,由于亚运会的要求和奥运会有一定差别,他们并不一定会将奥运剩余创意提交给亚组委,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六家公司向亚组委提交了自己的标书,其中不乏业界的优秀公司。而他们在有了奥运开幕式的经历之后,已经有了充足的信心,如果最终依然由他们负责亚运会的舞美设计,他们将为亚运会、为广州再制造出一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