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替张湘祥煲汤的幕后人_东南快报数字报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0日04:04   东南快报
替张湘祥煲汤的幕后人_东南快报数字报

  □本报特派记者 张冠军/文 范晔翰/图

  8月11日,张湘祥夺金当晚来到捷报联盟驻地接受采访,一个不是很起眼的中年人陪着他。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知道的人会明白,他的身份相当特殊,甚至有点神秘……

  他的头衔是龙岩体育局局长,在那个夜晚,他是张湘祥的“监护人”“为他煲汤的人”,更多时候,他是福建体育局驻北京专员,同时,他又是中国举重队的领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今晚,我盯张湘祥,明晚,跟石智勇,过两天,还得看着何雯娜”。

  他“盯”的四个龙岩人,三个夺了奥运冠军!今天,我们请他解读他独特的角色之谜,同时也回答我们昨天提出而仍然悬而未决的疑问——龙岩体育崛起之谜。

  曾是举重运动员

  记者:首先介绍一下您的身份吧,我们都知道您是龙岩市体育局局长,听说您还在中国举重队担任职务?

  邱应龙:当时是举重竞技中心主任马文广推行“大举重文化”,也就是说举重想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不能单一依靠举重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应该要多方配合和支持,因此我作为一个地方体育局的行政领导也被抽调到国家举重队,担任举重队的领队同时兼任中国举重队的后勤保障部部长,此外为了福建健儿备战北京奥运会,我还担任福建省体育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驻京办事处主任。

  记:担任这么多的职务有没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邱:不会,我只是尽我所能。比如作为举重队后勤保障部部长,我主要是帮助协调解决举重队的一些后勤问题,比如队员训练之余的吃住保障以及相应的一些问题,让他们能够专心训练,全力备战奥运会。

  记:为什么选择您呢?

  邱:信任我吧,而且我原来也是举重运动员,和张湘祥原来是一个级别——56公斤级,也担任过举重队的教练。

  龙岩最初“保一争二”

  记:本届奥运会迄今为止福建代表团共取得3枚金牌,都是龙岩籍运动员取得的,是不是之前就定下了夺金目标?

  邱:我们最初根据实际情况,只是定了“保一争二”的目标,但是这次龙岩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发挥很好夺得了3块金牌。

  记:那您认为龙岩籍运动员如此迅猛的夺金势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邱:这是我们举国体制的优势。我们不仅仅是选拔人才、输送人才就完事大吉了,都很了解他们包括他们的家庭,我们都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训练。

  记:您在驻京期间主要的工作对象就是我们龙岩的四位运动员吗?

  邱:没错。当然我也只是尽力做一些我能做到的细节工作,比如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他们的饮食营养和生活。

  记:以这次夺冠的张湘祥为例,您和他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邱:呵呵,就是长辈和晚辈或者朋友的这种关系了。比如张湘祥爱喝汤,尤其是我们龙岩当地口味的,我就会熬给他,何雯娜家里想要给她带些衣服、吃的什么,我就帮下忙……来北京之前我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现在都会做了。

  当初曾立“军令状”

  记:龙岩运动员的表现已经让体育界有了“龙岩现象”的说法。

  邱:这种说法早在1998年我就看见有媒体提过了。

  记:龙岩的重点项目很突出,比如羽毛球、举重、蹦床,我们是怎样发展的呢?

  邱:我们龙岩市7个区县,新罗、永定、长汀、上杭4个区县都有专业的羽毛球馆,而且也有专门的业余体校,这保证了我们的群众基础也保证了我们的选材。三大球我们是发展不起来的,轻量级的举重、羽毛球和体操这样技巧型为主的项目比较适合我们发展,而体操就可以往蹦床、跳水方面输送人才,比如何雯娜原来就是练体操的。

  记:听说您接手龙岩市体育工作时,龙岩在省运会上仅仅是排在第六位?

  邱:我1989年上任时立下过“军令状”:十年以内要培养一名国手,在全省将龙岩竞技体育提升两位,还有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实现不了我就辞职!姬兴源1995年进入国家队,夺得全国举重冠军,年底我们实现了体育先进县,1996年石智勇也进入了国家队,一一实现了。

  记:本次奥运会拿到3金,下一届会不会有更大的压力?

  邱:不会的,我们除了继续维持重点项目的优势,还在发展新兴的项目,主要是水上项目和射击。

  更多精彩内容可登录奥运官网手机版wap.beijing2008.cn/wap.beijing2008.com或编辑短信8发送到10658002获得wap地址。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