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昨天的奥运会赛场,出现了两个新的奥运项目:10公里马拉松游泳、小轮车。
北京奥运会一共有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比赛,新增的项目有9个,取消的原有项目有8个。
有的项目出现,有的项目消失,目标只有一个,让奥运会保持活力,保持吸引力。
时尚活力来自年轻人
奥运项目吐故纳新的最重要原因,不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而是看比赛的我们大家——如果观众兴趣不大,项目很可能就没了。
争夺——
年轻人就是吸引力
人们的生活在改变,流行时尚在改变,奥运会比赛项目也在改变。
沙滩排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种运动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滨的圣莫尼卡兴起,10年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度假成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这种娱乐运动日渐风行于度假沙滩,传媒的推动和球星的出现,使它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终于在1996年进入亚特兰大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005年在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说,在对体育的喜恶上,如今的年轻一代与他们的父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品位,这也正是促使他决心增减某些奥运会项目的原因之一。
他的目的是:让奥运会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吸引谁?年轻人。许多新兴项目对年轻人有吸引力,而年轻人,对奥运会有吸引力。
时尚——
年轻人就是风向标
小轮车出现在奥运赛场,是一个时尚打败传统的例子。
这种新型自行车运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兴起,原因是青少年手中缺钱,无法参加当时风行美国的摩托车越野运动,找了这个替代品玩。这种运动迅速蔓延,到1993年正式成为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新成员。2003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它列为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支持罗格的观点:“我认为,革新奥运项目是一个好主意。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年轻人喜欢的体育项目应该纳入奥运。海滩排球、三项铁人和滑板等都是卓有成就的项目。”
滑板运动上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南加州,由海上冲浪运动演化而来。它深得年轻人喜爱,很可能进入奥运赛场。
极限——
年轻人就是爱刺激
滑板被称为极限运动的鼻祖。
极限运动有的是成型运动项目,有的是从游戏、生活和工作中演变而来,如极限摩托车、极限轮滑、空中滑板、高山滑翔、蹦极、攀岩等。
它们的特点是难、刺激、好看、能与自然对话,因此有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此。许多极限运动已被称为“未来体育运动”。
“铁人三项”是1974年美国夏威夷一帮体育爱好者聊天聊出来的极限运动,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奥运项目。据统计,2001年看铁人三项世界杯赛电视转播的有2亿多人。
2亿人,对广告商的吸引有多大?
赚钱——
年轻人就是大商机
时至今日,奥运的商机越来越吸引商人。
赞助商在市场竞逐,特别青睐热门项目。据报道,小轮车进入北京奥运会,就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要求。
自行车项目在欧洲虽很普及,但市场形势并不乐观。小轮车则深受各国青少年喜爱,商家当然想抓住这个巨大的商机,掏年轻人的腰包。
NBC在每届奥运会要花数亿美元向国际奥委会购买转播权,这一届掏出了8亿多美元。在北京奥运会开始前,它已卖出了9亿美元的奥运广告时段。
棒球和垒球已被“逐出”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原因至少有三:在全世界普及面小,只有美国、古巴、日本等几个国家比较普及;规则和技战术复杂,不易弄懂,影响观众数量;比赛时间不好控制,对电视转播很不利。
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商业价值(当然,棒垒球界可能不会轻易罢休)。
一场持续百年的淘汰赛
奥运项目的刷新,伴随着百年奥运。这是奥运会抓住一代又一代的人历久不衰的要义。
足球篮球
也有弱势的时候
第一届奥运会(雅典),因为是第一届,只能设,没法减,设了9个项目。第二届(巴黎)减掉了举重和摔跤(4年后又恢复了),新增了射箭、马术等11个项目。不过这次增加的项目,绝大多数后来又慢慢没有了。
首届奥运会,如今号称“第一运动”的足球,还只是不发奖牌的表演项目,第二届奥运会才列入正式比赛,到第十届奥运会(洛杉矶),又被取消了。
为什么?因为美国人不爱足球。
现在的大热门篮球,也是第三届奥运会(1904年,圣路易斯)才成为表演赛。篮球是美国体育老师奈史密斯于1891年底创造,1904年,篮球才13岁。篮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已是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柏林)了,那时,篮球已相当热门了。
进入奥运
条件是很苛刻的
前几年有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
一个运动项目要进入奥运会比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普及程度。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大项、运动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
至少在四大洲75个国家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三大洲40个国家和三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运动小项也是这样,至少在三大洲50个国家的男子以及至少在三大洲35个国家的女子中开展的,而且至少两次被世界锦标赛或洲锦标赛列入比赛项目的小项。
就是这么复杂。
柔道是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东京)进入奥运赛场的。这之前,欧洲柔道联盟、国际柔道联盟已相继成立,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既是开山之祖,也是最积极的推广者。再加上东道主之利,柔道就进入了奥运会。
奥运瘦身
堵住武术入场路
中国武术虽已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但为什么未能正式进入北京奥运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上罗格的奥运会瘦身计划。
瘦身计划是罗格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前一年(2000年)提出的,他有个奥运会“三一律”,地点统一(一个城市)、时间统一(两周内)、项目统一(最重要项目,最好运动员)。
三年前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全会上决定,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设26个大项,且今后每届奥运会最多不得超过28个大项。
这就堵死了武术借东道主之利进军奥运会的道路。
丑闻频发
差点毁了自行车
罗格去年说,核心项目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奥运会中消失,比如人们的兴趣锐减,或者出现了腐败、兴奋剂等严重丑闻。
7月17日,2008年环法自行车赛出现兴奋剂丑闻:西班牙索尼埃车队的意大利车手里·里科尿检结果呈阳性。
过去几年里,自行车、举重等项目兴奋剂丑闻的曝光率最高。
环法丑闻出现后,国际奥委会高官曾说,自行车运动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一个“心头大患”,“很可能被排除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之外”。
罗格一直坚持对兴奋剂“零容忍”的强硬态度。但他认为,“奥运会取缔自行车项目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但环法还是受到了影响。很多赞助商都在考虑,是否应该继续参与这项历史悠久的自行车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