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男女四枚金牌。
对此,国际乒联一直“心有余悸”。2002年,国际乒联做出了重大改革: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至40毫米,并把21分制改为11分制,随后又开始实行“发球无遮挡”制度……
然而,这些试图“阻击”中国队垄断乒坛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除了丢掉男子单打金牌,其余三枚金牌都被中国队收入囊中。在第45届世乒赛上,中国队更是囊括了包括团体在内的全部五枚金牌。
因此,最新的应对招数出炉了:2005年10月,国际奥委会宣布,在北京奥运会上,乒乓球项目的男女双打将被男女团体取代。
【新增理由】在之前的奥运会比赛或世界大赛上,我们常能看见两位中国队员在决赛中会师,分享金牌银牌。国际乒联认为这不利于转播、提高收视率,而且缺乏观赏性。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团体比赛分为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两个项目,按照比赛规则,一个队在这两个项目同时夺得两枚奖牌已经不可能,有效地实现了国际乒联“让更多国家的代表团夺得乒乓球项目奖牌”的想法,也最大限度削弱中国队的垄断优势。
【规则】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团体比赛各有16支队伍参加。
团体赛每队可出场3名选手,采取5盘3胜制,每1盘为5局3胜。比赛时,先进行2盘单打,接着是1盘双打。如未能决出胜负,接下来是1盘或2盘单打,直至其中的一队胜3盘为止。
赛前,双方要指定参加前2盘单打的运动员。第三名选手参加双打,其配对由领队(教练或队长)在第2盘单打结束之后,从参加前2盘单打的运动员中任意挑选。
如果有必要打第4盘或第5盘,要确保每名选手最多参加2盘比赛。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第4、5盘单打不会重复第1、2盘的对阵,如果打满5盘,双方的3名球员都出场了两次。
如果有1名运动员由于受伤,不能参加一场比赛,他(她)仍可以参加一场团体赛的其他盘次。如果1名运动员不能比赛(被取消资格),那么全队可以由2名运动员继续比赛。
此外,为保证比赛不受运动员伤病影响,国际奥委会同意每队设置1名替补队员。该替补队员在原定选手受重伤无法继续比赛时,可以申请替换伤病选手,在下一场比赛中出场。
这种新规则,让比赛增加了很大的偶然性,更有悬念、观赏性和趣味性。业内人士说:“国际乒联希望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平衡两队实力,这对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是有利的。”
(本版综合新华社、新京报、中国体育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