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奥运宝贝”成为了一道无比绚烂的风景,其中就有一个中山姑娘,她叫张郁,小榄人,毕业于中山一中,现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英语)专业。
在今年3月底,她和另外36个女孩被《法制晚报》选出来作为各个项目的代表,张郁后来被选为篮球项目的形象代表。后来,关于她们的帖子在网上十分火爆。
近日,记者连线仍在奥运村忙碌的张郁,她为记者讲述了她在奥运村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外国友人痴迷中国文化
作为一名志愿者,张郁在奥运村的信息中心里协助各个国家篮球队安排训练日程,为他们提供一些信息咨询服务。所以,张郁经常会接触到各国的官员,还有各国篮球队的领队等。
一些国外官员常会到信息中心找志愿者聊天,他们似乎是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张郁往往会从一个小小的中国结开始,讲述中国的手工艺特色、文化内涵等。那些国外的官员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简直像着了迷一样地去了解”。张郁说,如果碰上女性官员的话,那购物和北京的夜生活就成为了她们聊天的重点,张郁就会推荐她们到北京的三里屯和后海。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明星
张郁说在奥运村她见到了很多明星,有美国“梦八”的科比、詹姆斯等,还曾在奥运村的餐厅里看到姚明、刘翔,当时真想冲过去向他们要签名,不过奥组委规定,志愿者是不可以随便跟运动员要签名或合照的。
明星给人的感觉很遥远,但是张郁说:“只要你和他们接触过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都很诚恳、很可爱!”
一次,张郁和很多信息中心的志愿者的鞋给大雨淋湿了,大家只好在办公室里赤着脚做事。这时候,一个外国田径队的负责人到信息中心来办事,当看到她们如此工作时,就把队里的鞋子拿过来让志愿者穿上,这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
“你知道吗,我还跟阿诺聊过天呢。”一天,张郁走在路上,没想到迎面走来德国篮球队的主力诺维斯基,这已经让张郁好兴奋了,而更让张郁疯狂的是,阿诺还很友善地对张郁问好:“Howareyou?”这让其他的女孩子羡慕不已。
张郁经常送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给奥运村的外国友人,例如中国结,还有写着“Haveagoodtime!”字样的明信片,或者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帽子等。而那些官员、领队也会回赠自己国家的徽章,“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国家的徽章了。”张郁兴奋地说。
残奥会同样值得期待
奥运会结束后,张郁所在的篮球团队接下来还会继续为残奥会的轮椅篮球服务。相比起奥运会,张郁觉得其实残奥会更值得期待,因为能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他们的这种精神就已经是最棒的了。
“在残奥会测试培训中,指导员首先提醒我们的是:不要主动去帮助!这让我们很是吃惊,指导员说这可能会被残疾人看成是一种歧视。”张郁曾经看到一位外国的残疾官员,就很主动地上前问:“CanIhelpyou?”结果那位官员表现得很不高兴,说了一声:“No,thanks!”
在1月份残奥会的测试中,有为期3天的培训。在这期间,张郁认识了两名轮椅篮球的运动员。一天,他们想自己去故宫游玩,怎么也不让张郁陪同,只是让张郁为他们写好中文地名,好让的士司机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就可以了。当时张郁看着他们上的士,两位运动员都是高位截肢,其中一位运动员熟练地用手一撑就撑到车上,而另外一位是膝盖以下的部分截肢了,所以他可以用膝盖“走”着,将自己和同伴的轮椅叠好放上车,然后自己轻松地“跳”上了车。看到这一幕,张郁非常惊愕,当她回过神来,内心充满了敬意和尊重。
项俊波吴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