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当我们把奥林匹克梦想变成现实之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说。
奥运志愿者,这个被称为“离赛场最近,却又最远”的群体,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赛事上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
十几天来,来自广东、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的奥运志愿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用博客记录下了特殊的志愿者经历。从这一特殊视角,我们有机会看到那些普通人没有机会看到的另一种奥运风采。
文本报记者 饶贞
在多位志愿者的博客中,都能看到对爱开玩笑的外国观众的描写。“他们有的故意逗我们,不是扮鬼脸,就是在我们要求出示门票时故意把票藏起来不给我们看。”
趣事
老外找厕所考验志愿者
对于坐席区的志愿者来说,指引观众去洗手间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一位志愿者回忆道:“虽然已经习惯了洗手间的各种说法,但突然有一位欧洲人来到我面前,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讲‘厕……所’的时候,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哪国的语言,直到他说toilet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
“还有一个法国人,讲得我一头雾水,当时身边也没人懂法语,结果把老外急得直比划,他这么一比划,我就什么都明白了。”
在餐厅服务的志愿者同样遇到了不少趣事。一位金发外国女士学用筷子的有趣情景也被来自浙江的志愿者记录了下来,“我走上前去问她要不要刀叉,她看看我说,‘不用了,我想试试’。只见她拿起筷子,对着米饭戳了过去,她抬头望了我一下,笑笑,又戳了过去。一番努力后,她好不容易塞了一口米饭到嘴里。我在一旁对她叫道‘好极了’,她赞成地点了点头。最终在一场‘大战’后,她还是无奈的对我说道:‘给我刀叉吧’。”
新鲜事
美国总统保镖说Hello
对于奥运志愿者来说,有机会见到一些重量级人物无疑是最让他们激动的事情:萨马兰奇、美国总统布什、英国安妮公主、马里总统、成龙、古巨基、莫文蔚……在志愿者们的博客上,总是不时能够看到这些名字的出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女生、在水立方前线工作的志愿者缪琦就记录了自己遇到美国总统布什及其保镖的经历。
“布什下车后,迅速被身边的保镖围住。我想除了在电影中,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剽悍的保镖,个头近两米,身宽如堵墙,肌肉无法形容,然而每每路过时,他们却总是主动地和我们点头微笑,有的还用很浑厚的声音和我们说Hello,笑容灿烂如花。”
而马里总统和夫人的热情也让在贵宾上下车点的志愿者惊喜了一番,“那天他们离开时,总统先生突然把双手放在嘴上亲了一下!这让我们见识到了政治家的热情和开放。”
感动
赛场上过生日观众送祝福
奥运第三天,正逢两位志愿者的生日,同伴们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简短而令人难忘的生日典礼。在一篇名为《我的志愿者生涯》的博客上,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的时刻,“没有蜡烛,没有蛋糕,福娃欢欢和昵昵为我们的寿星助兴”,“大家的快乐感染了周围观赛的观众,入场的观众挥动着各国的小旗子,说着多种语言的生日快乐,一个本来普通简短的生日典礼顿时国际化了许多,还引来了许多随行的外国记者来拍照……”
辛苦
“金鸡独立”也是休息
但当志愿者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脚肿、腿僵、肩酸、胳膊疼,奥运志愿者的辛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一位志愿者在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后写道:“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三刻了,刚刚从浴室出来,洗去一天的疲惫,现在总算能休息一下喘口气了,才发现脚趾已经磨出了水泡。”另一位志愿者记录道:“今天8:45签到,21:00签退。站的时间如此长,让我开始理解‘金鸡独立’也是一种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