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您好,需要帮助吗?”19日下午,记者走进青岛奥帆赛多国语言呼叫中心,见谷志岩正在用日语接电话。
像这样的电话,谷志岩每天要接几十个。有的问奥帆赛门票在哪儿买,有的问奥帆中心怎么去,有的问哪里的海鲜最正宗。“我曾经到过日本,体会过在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里,生活有多么不方便。”谷志岩说。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来电,说他想带爱犬去北京看比赛。呼叫中心一连打了20多个电话,先后联系交通局、检验检疫局、流亭机场,帮他询问有关情况。最终,这名美国人如愿以偿地到达北京。
51岁的谷志岩,是一名公司职员。今年3月,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奥帆赛多国语言服务中心需要专业人士帮忙。
“我的英语、日语还不错,看到消息,就想着为奥帆赛做点事。”此后,谷志岩参与了呼叫中心的前期筹备工作。“呼叫中心需要大量资料,比如交通、景点、餐饮、医院、失物招领等,我们要一条一条存在电脑里。”谷志岩说。
“呼叫中心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在这里,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一点点在变。”谷志岩说。
8月16日,同在一起工作的日本人北原一成极力邀请谷志岩去看帆船比赛。“在观众大坝上,随处可见细致周到的服务。太阳光强,大坝两侧撑起上百把伞;赛场较远,观众区专门设了25倍望远镜;不了解竞赛规则,十几个志愿者手拿话筒现场讲解。”谷志岩说,“在志愿者身上,能感觉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热情。以这份热情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才会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