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承奥运 激情北京(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05: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8日,首届奥林匹克博览会开幕以来,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了大量中外参观者。

  这是第一届奥林匹克博览会,由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承办。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所需资金就是通过发行邮票的方式筹集的。1988年首尔(汉城)奥运会起,由主办国承办“奥林匹克集邮展”成为惯例。自北京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决定将这一展览改称为“奥林匹克博览会”,通过展示与奥运相关的集邮品、收藏品、艺术品,融入更多的奥林匹克文化内涵。

  第一次走出洛桑

  在秀丽的日内瓦湖畔有一处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有与奥林匹克相关的火炬、奖牌、旗帜、团服、纪念品、仪式装备,还有各类体育器材和古希腊遗物,仅索引条目就达14万。16日,其中一部分珍品第一次走出洛桑,到北京展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1幅纸质蛋彩画,包括滑雪、射击、手球、篮球、排球、网球体操、击剑、马术,奥运会的各种项目都在作品中得到表现,抬头可见皑皑的雪山,起步就遇清澈的湖水,放眼皆是中世纪的典雅建筑。这些画作系瑞士画家汉斯·埃尔尼1983年为国际奥委会总部荣誉厅而创作。“在他笔下,艺术与体育高超地融合在一起。”两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评价说。

  与纸质蛋彩画相映生辉的是近旁的一组雕塑。从1984年到1994年,西班牙艺术家罗莎·塞拉用了整整10年为国际奥委会创作这组上漆工艺铜制品。这33尊雕塑被称为“奥林匹克艺术品组件”,形态迥异,神态逼真,内容包括曲棍球、水球、冰球、摔跤、射箭、举重、高山滑雪等。

  百年邮品聚北京

  在首届奥林匹克博览会中,仅从23个国家征集到的有关奥运的邮品就达1000多框,50多个国家的邮政、邮币商、铸币企业也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收藏品。邮品分竞赛类和非竞赛类,种类之全,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为历史之最。国际奥委会集邮、集币和收藏委员会秘书长提卡迪说,这对“全世界的奥运和体育邮票集邮爱好者而言,是一件盛事”。

  在这里,观众还可以在各专题展览中赏阅许多罕见的私人藏品。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至今仍兼任国际奥委会集邮、集币和收藏委员会主席,捐赠给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专题邮集,几乎收齐了1896年希腊发行的第一套奥林匹克邮票以来各国设计的所有奥运邮品。这些珍贵收藏此次也来到北京。与萨马兰奇等国际名流并列的还有很多中国普通集邮者的名字。上海南汇区顾应章收藏的邮品,从1952年6月20日发行的第一套特4广播体操邮票,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完整保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发行的73套体育邮票,其中还有难得一见的变体、错体邮票。

  奥运文化大普及

  首届奥林匹克博览会已于18日落下帷幕。作为一次奥运文化的普及活动,它给中外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展览期间,很多观众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驻足良久,反复品读,有的细心抄写展览说明,有的踊跃参加媒体日、青少年日、集邮日、志愿者日和奥林匹克文化日等主题日活动。参加主题日的一些青少年和集邮爱好者在发言中表示,主题日的举办,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开阔视野、深入交流的机会,更让他们了解到百年奥运的发展历程。

  萨马兰奇在开幕式致辞中盛赞这次博览会“扩大了展览规模,同时将艺术的元素加入其中,从而使皮埃尔·德·顾拜旦在1906年提出的奥林匹克文化构想趋于完美”。罗格说:“奥博会也是国际奥委会展现其文化艺术的一个新舞台。通过展示各种纪念品,以及来自奥林匹克博物馆的经典艺术品,奥博会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进一步了解、体验、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机会。”他坚信“首届奥博会将为以后的奥博会树立典范”。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