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谱下自己的音符(微笑圈)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05: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谱下自己的音符(微笑圈)

  杨啸远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奥运会赛会志愿者

  腼腆羞涩的杨啸远,帅气的大男孩。作为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志愿者,杨啸远的“工龄”刚满21天。

  2004年,伴随着雅典奥运会的召开,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杨啸远的手里。奥运会上运动员超越极限的背后,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身影让他印象深刻。从此,他开始留心各种志愿者招募信息,从学校社团里组织的看望老人,下乡支教到亚冬会。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他第一时间填了表。

  严格的考试淘汰很多人。杨啸远至今还记得最后一次面试。考官一上来就用英语提问“你觉得出色完成志愿者工作最需要的是什么?”大家措手不及,场面僵住了。杨啸远鼓足勇气说:“出色完成志愿者工作需要的是激情,不是昙花一现的激情,不是缤纷绚丽的激情,而是持之以恒的激情、默默奉献的激情,让自己的精神保持在持久的工作热情中。”这个回答让他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经过几个月辛苦训练,杨啸远在开幕前一周进入场馆。“我的工作很简单,却不平常——篮球馆三层坐席早班。”他自豪地说。篮球馆一共有三层,分为首层坐席,二层包厢,三层坐席,他的工作就是告诉观众座位在哪个位置,如果观众进错入口,他要指示正确的路口,为观众解答问题,还要维持秩序等等。“虽然不难,但的确非常重要。”他说,“一个区域大概有300多名观众,我们要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区域的秩序和种种突发情况,以及时处理或报告上级。”

  工作看似简单,但并不轻松,往往一站就要五六个小时,几天站下来精疲力竭,“比军训还累”,他笑着说,“现在感觉好多了,五个小时一气呵成,也许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吧,有时候连渴了饿了都不觉得。一走出篮球馆大门,放松下来,才听见肚子咕咕叫个不停。”一天,结束工作之后,组长利用5分钟休息时间召集全组开会,杨啸远竟然坐在墙角里睡着了。同伴将他的“睡姿”拍摄下来,杨啸远的父母看见了,心疼不已,可他笑笑说:“没问题,我现在已经是铁人了!虽然志愿服务工作挺辛苦的,但是能为这百年盛事尽一份力,这种充实让人心里感到甜甜的。我愿尽最大努力,服务奥运,在这华彩乐章中谱下自己的音符。”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