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海外”依然活跃在赛场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07:32   解放日报

  从“海外兵团”到“海外使团”,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出国、如今还在打球的那批中国人,现在是乒乓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他们让乒乓球这个项目在他们各自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保持着关注度。

  何志文:第一高龄

  世界排名第36位的何志文今年46岁,是本届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乒乓球选手。对此他自己颇为得意:“我应该是1988年以来的奥运会乒乓球选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吧。”

  作为中国最传统的直拍正胶快攻选手,何志文在中国队时的最好成绩是1985年的世乒赛男双铜牌。1990年,这个一句西班牙语不会讲的浙江人只身去了马德里。从1997年开始,何志文坐稳了西班牙乒乓球队男一号的位置。2005年上海世乒赛上爆冷淘汰卫冕冠军施拉格,让他时隔十多年后再一次被祖国同胞所熟悉。但回北京打奥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虽说老何如今的生活稳定而安逸,但乒乓球永远是他的最爱。“不退役,还在赢球,干吗退役呢?等以后年纪大了,打球变成一种爱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对于比老瓦还年长3岁的何志文,46岁显然还不算高龄。

  陈卫星:第一削球

  “退役?暂时没想过,我还能打,还喜欢打。”36岁的陈卫星大概是他那个年代最好的削球手中“硕果仅存”的一个了。对于削球打法,目前世界排名还维持在第37位的陈卫星感到了潜伏的危机:“这种打法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现在乒乓球发展这么快,削球手必须又会削又会攻,想赢球就得付出多别人一倍的努力。”

  在20日的淘汰赛中,他以4比1轻取印度选手阿昌塔,赢得了与头号种子王皓的32强对局机会。此前的团体赛,他和俱乐部队友施拉格、加多斯一起代表奥地利队打进铜牌战,为奥地利乒乓球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陈卫星现在居住在维也纳,9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在太太的教导下学打乒乓球。“我在俱乐部打球,太太在俱乐部当教练,其实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小孩有地方打;你们瞧着,她俩过不了几年就是欧洲冠军了”。从这个角度说来,陈卫星为当地培养乒乓球后备力量所作的贡献非常人可比。

  高军、王晨:圆梦后挂拍

  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双亚军高军和1997年世乒赛女团冠军王晨,上世纪末离开中国国家队时都抱着转行的决心,是对乒乓球的热爱促使她们又回到了赛场上。

  挂拍、回国执教是39岁的高军对北京奥运会后人生新的规划。重返赛场之前,高军当过法律助理、卫星通讯公司质检员,但似乎做什么也不如打乒乓球更让她如鱼得水。于是,全美锦标赛和泛美运动会上多了一个乒乓球打得世界级水准的亚洲面孔,美国队在这个从未领先过的领域多了一个夺牌点。

  王晨算是比较幸运的,2002年遇到她现在的俱乐部老板沃斯基时,这位如今77岁的老人请求她帮忙经营俱乐部,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一个中国冠军、美国冠军、世界冠军给我打零工”。

  和高军一起帮美国队打入女子团体铜牌附加赛第二轮后,王晨放出“挂拍回家生孩子”的宣言;其实,同样让她牵挂的还有位于纽约曼哈顿上城的那家用她名字命名的俱乐部,她知道自己不能辜负那些热爱乒乓球运动的美国人。

  随着球员转籍限制令的推行,像俱乐部转会一样转籍去国外打球,将成为一条越来越窄的路。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乒超联赛及其他级别联赛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成熟,出国打球不再是某些人的更好选择。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个乒乓球特殊时期的产物,“海外兵团”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名词。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