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特写》
郎平:12年轮回
24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12年前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到今天的北京奥运会,像轮回一般,郎平每12年打入一次奥运会决赛,每12年诠释着自己的“神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冠 军
东道主美国队全胜战绩挺进决赛,对金牌是势在必得。但一个人率领中国女排让东道主的美梦破灭,这个人就是“铁榔头”郎平,一击击的重扣不仅摧毁着美国女排的防线,而且击溃了美国女排的信心,3:0,中国女排报了小组赛负于美国的一箭之仇,第一次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同时完成了世界大赛的三连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亚 军
在海外执教成绩优异的郎平,应恩师袁伟民召唤,回国接过当时正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教鞭,郎平顶着成败论英雄的压力,展现出了出色的执教才能,带领仅仅集训七个月的中国女排先获得1995年世界杯第三名,之后又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令人惊讶地杀入了决赛,最终只是败于如日中天的古巴队,获得亚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决 赛
1998年,因为身体有恙以及对女儿的思念,郎平不得不含泪作出了离开中国女排的决定,中国女排也重新跌入了下滑的轨迹。2005年,郎平作出了一个让全国“震惊”的决定,她接受美国排协要求,带领美国女排向北京奥运会发起冲击。郎平获得了绝大多数国人的理解,她依然是中国人的骄傲。她打造出了一支凝聚力强大的美国女排,顺利进军决赛。
《特写
陈忠和:29年守护
29年,他从弱冠到知天命;29年,他从陪练到主帅。
22岁 陪打教练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来到中国女排担任陪打教练,此间国家女排获得“五连冠”,成为全民偶像。那时,和陈忠和一样的无名英雄每天简单重复的两样功课就是看录像,然后上场模仿。
32岁 助理教练
1985年随着老女排队员的相继退役,中国女排进入了阵痛期。此后在1989—1999年陈忠和作为助理教练先后辅佐胡进和郎平。随后,郎平不得不告别女排帅位。陈忠和辅佐胡进匆忙中接手。
44岁 主教练
2001年初,陈忠和受命于危难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而他执教后取得的成绩也仅次于袁伟民。2003年底,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以11战不败战绩获得世界杯冠军;2004年8月,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时隔20年后再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败因
“比赛前就感觉不妙”
中国女排昨日曾一度占据场上优势,尤其是首局比赛曾两握局点可惜未能拿下。“我在这场比赛以前就感觉不妙,这支球队很不稳定,不知道哪天可以发挥出来,也不知道哪天会失常。我们如果在拿不下来的时候就会感觉很着急。”在陈忠和看来,急于求成是中国队落败的最主要原因,“前面到关键的时候还是太想取胜了。在丢掉了两局之后我们场上有一些失控。”
欢庆》
述评》
把女排精神植入美国
郎平曾是中国人的偶像、中国人的英雄,给一代国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从中国到美国,从运动员到教练,20年后,郎平颇有些把“女排精神”植入美国的意思,让其在金发碧眼的美国姑娘身上绽放。如今的美国女排已成世界强队,甚至打败卫冕冠军中国女排,这一切郎平功不可没。而她靠的也正是中国女排1980年代开创的团结拼搏的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证明了中国女排的精神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她执教四年以来,一直我们的精神领袖,我想我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教练来带领我们参加奥运比赛。”从队员的话中就不难看出,郎平作为精神领袖对美国队而言是如此的重要。
确实,郎平不但属于中国,也同样属于全世界——中国人通过奥运真正收获了新的精神。“可以说中国和美国都是奥运会上表现最好的球队,尽管中国队与美国队在决赛中没能再度相遇,但这仍旧值得我们欣慰。”郎平如是说。
奥运博客
主场=压力?
0:3负于巴西,一场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的结果。中国女排就这样与第二次“和平大战”绝缘。
奥运会一开始,想赢怕输的中国女排就在小组赛两场关键的比赛中,均被古巴与美国逆转,这多少说明了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姑娘的心理失衡。在肩负着国人的重大期望时,女排将士们神经绷到了极限,主场的优势化为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技战术水平无法正常发挥,而且场上的情绪也容易波动。
20多年的女排精神不是泛泛的空谈,关键时刻它确实是制胜的法宝。但遗憾的是,如果说第一局女排健儿们还在拼尽全力与对手抗衡的话,那么后两局,特别是第三局我们再也找不到为她们“辩护”的理由。在一场心理战、神经战中。女排精神由如昙花,转眼之间就不翼而飞了。
黢妈乌黑(本报奥运合作伙伴:新浪网)
现场》
发球,断送一线生机
赵蕊蕊重扣、李娟单人拦网……中国队的冲击战术,在开局5:1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首都体育馆顿时成喧嚣海洋。但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上,巴西女排聘请来了专门的心理学家,来为队员们做心理训练的指导。这一招起到了良好效果,一阵手忙脚乱后,向来以情绪化著称的巴西队,竟然很快稳住了阵脚,与中国女排展开了缠斗。王一梅的拦网、周苏红的快球,两次让中国女排拿到首局的局点。但“新人”这把双刃剑关键时刻割伤了自己,魏秋月的发球失误,断送了中国女排难得的胜机。令现场观众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局几乎同样的局面再度发生,而这一次,是周苏红的发球下网,22:25再送巴西队一局。
被“圈养”起来的冯坤们
首都体育馆内的观众们,一再喊“加油”,“必胜”的声音在馆内回荡,震得人耳膜发疼。但已经晚了,连负两局的中国女排,输掉了对争胜的自信。局间休息时,陈忠和稍微指点了两句,就背着手走到了一边,让围成一圈的球员们自由讨论。雅典奥运会时的神奇逆转,没有在昨夜的首都体育馆重现。最后一局,中国女排居然只得到了可怜的14分。球场边,有一个被临时挡板圈出的不到20平方米的替补队员区,冯坤、刘亚男这些四年前的夺冠功臣,以及苦等了奥运会四年的赵蕊蕊,末局几乎从头到位都被“圈养”起来。她们在替补区内看着皮球一次次重重砸在中国队的半场,静静地一声不吭。
阳光总在风雨后
巴西女排的姑娘们在球场上欢快的蹦跳拥抱,对着摄像机镜头尽情抛着飞吻。此时的中国女排队员们,则只是向看台上的观众鞠躬后,就无声地开始收拾起各自行李。陈忠和直接走向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话筒面前。或许,他更是想保护自己的队员们,让她们能安静撤退。冯坤和另外的队员们从主教练身边一个个走过,几乎无人愿意在摄像机镜头面前停留,只有副队长刘亚男短短说了一句对不起。陈忠和是女排中最后一个离开球场的,混合区被临时拉起了一条通道,每经过一个护栏,他都用手轻轻再上面拍打了一下。陈忠和将“新人战略”坚持到底,曾经看到了机会,最后获得的却是0:3被横扫的结局。假如是坚持使用冯坤等老将呢?可惜这场比赛没有假如。场馆里循环放着同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东侧看台,突然响起了一群球迷整齐响亮的口号,“中国,加油,中国,加油。”这个时候,陈忠和正消失在球员通道的尽头。
《专访
“不应该打得这么糟”
混合采访区,刚刚接受完央视采访的陈忠和转过脸来还是带着微笑,不过他脚下的步子却越来越快,没有搭理其他任何记者,他的脸色也随着步伐变得越来越阴沉。走出了记者的包围圈,他忽然一巴掌拍向了隔离带的栏杆上,一下,两下,三下,似乎心中的所有不快,都想发泄在这几巴掌上。
“机会没有把握住”
因为陈忠和迟到,发布会推迟了差不多一刻钟。队长冯坤以接受尿检的“借口”逃离了发布会现场,顶替她的马郁雯也没有心情多说什么,每个问题只象征性的回答几句,然后就匆匆地离开了发布会现场。陈忠和语气依然沉重。“我们非常努力,但最后却失败了,其实我们不应该打得这么糟糕。现在看来,开局打得不错并不是我们打得好,而是对手当时打得太紧。我们本来已经得到了很多不错的机会,只可惜,很多机会球队员们都没有把握住……”
“在北京,没有在北仑顺”
不少外国记者认为,中国队输就输在主场的压力之上。对此,“虽然说主场肯定会存在压力,但其实我们的队员在上场前心态一直都是不错的。我们输球的真正原因是这段时间队员的技术水平起伏较大,训练和比赛中的状态不稳定,所以在比赛中打得时好时坏。”说到状态,陈忠和显得有些无奈,他甚至在此时想起了今年初在北仑(中国女排的大奖赛主场)的风光,“感觉在北京的状态确实不如北仑,在北仑时总感觉状态很好水平很稳定。”
“老队员的伤,让我心疼”
第一局陈忠和作出了全场比赛的第一个换人决定,用魏秋月换下了队长冯坤。赛后他透露了实情:“她的老伤一直没有好利索,其实这样的伤,真的让她没有办法达到过去的水平。”其实还有受伤的赵蕊蕊,陈忠和更多的是心疼。“赵蕊蕊特意打了两针封闭坚持训练,在奥运会上为了坚持比赛她又打了一针。还有冯坤,她前后也打了三针。
陈忠和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但是还有一场啊,我必须做好她们的工作,把最后一场与古巴的三四名决赛打好。”
本栏文字 前方报道组 范天亮 巫天旭 张斯瑜 罗翔 胡敏 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