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中国代表团第46金
最后一跳,100.30分!
昨晚,依靠这惊艳的一跳,16岁的小将陈若琳在最后时刻力压对手夺得女子10米跳台金牌,让中国跳水队超过了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夺金数。
重夺这块金牌,中国跳水队已经等待了12年。12年前,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现任领队周继红就是在该项目上实现了中国跳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该金牌都花落别家。为此,队里派出9天前已经夺下了双人金牌的王鑫和陈若琳出战,组成了冲金“双保险”。在半决赛中,陈若琳和王鑫分列第1和第3,这就意味着两人每轮都会在主要竞争对手之后出场。
第一跳,陈若琳85.50分占据头名,海曼斯落后2.2分暂居次席,王鑫列第三。第二轮后,陈若琳继续领跑,海曼斯则以0.6分之差继续紧追,王鑫继续列第三。第三跳后,三人排位未变,但海曼斯已落后陈若琳4.45分。
第四轮,两位中国小将都只得到了89.10分,海曼斯依靠难度将总分提高至349.05分,超过陈若琳1.65分抢占头名位置。中国夺冠形势顿时严峻起来。
绝杀一跳七个满分
最后一跳,海曼斯拿到了88.00的高分。王鑫、陈若琳则都将难度提高到3.4,动作都是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王鑫先出场,但90.10的得分无法撼动海曼斯的领先优势。
陈若琳顶着巨大压力登场。10米高台上,她面无表情,低着头,但眼神中没有一丝的游移。台下的人,张着嘴,瞪大了眼睛,几乎无法呼吸。
屏息、起跳、翻转、打开、入水,完美一跳呈现在观众面前。
现场裁判给出了7个10分的满分!100.30!全场最高分!
陈若琳最终反超海曼斯10.65分,以447.70分夺得了金牌。
■正骨参赛■
陈若琳家境不错,但为了跳水,她却喜欢“自找苦吃”。
不到6岁时,陈若琳在一次少儿比赛前因为骨折而无法伸直胳臂,执意要参加比赛的她毅然接受了教练的“正骨术”。
“你轻一点啊,”小琳琳嘱咐了教练一句话,就把手臂放在了平衡木上。教练拿了个板凳,慢慢压在她的胳臂上。
小琳琳的惨叫声,让当时在场的父亲眼泪刷地就下来了。爸爸回忆说:“孩子叫得一塌糊涂,我在旁边哭得一塌糊涂。但是琳琳回家前竟然嘱咐我,千万不要告诉爷爷奶奶。”
“正骨”后,只休息了三四天,陈若琳就返回跳台,并在比赛中名列第四。
■决不馋嘴■
近一年来,陈若琳遭遇了发育期的烦恼——必须控制体重。小丫头坦言:“不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嘛?为了事业,我绝对不会碰以前最爱吃的冰激凌和蛋糕。”
看到大师姐劳丽诗为了减体重而穿上橡胶衣一直跑到虚脱的情景,陈若琳说:“她都已经是奥运冠军了,还在那么拼命地训练。相比她,管好自己的嘴巴有什么难的!”
此前有人传言“陈若琳有将近一年时间不吃晚饭”,对此小丫头严重抗议:“谁说我不吃晚饭了?我还长身体呢,不吃饭哪里有力气训练?我每顿饭都吃,但是坚决不吃零食和甜品。”
■我是女生■
15岁的陈若琳有着小高敏之称。首战奥运,她便在8月12日下午与同龄队友王鑫配合拿下了10米台的双人金牌。
见两个小丫头都梳着小男孩那样的短发,有记者问她们是否也有一些女孩子爱美的小习惯。听到这话,陈若琳不干了,连忙解释:“我们虽然发型短点,但性格还是女的!”这个孩子气的回答,让现场的记者都大笑起来。
本报前方报道组记者 范天亮 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