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身体天才”横行篮球场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04: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身体天才”横行篮球场

  ■ 本报记者 张健强

  这是一届“天才”横行的奥运会,纪录一次次被打破,奇迹一次次被创造。

  奥运会是世界上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最高水平的集合,这一次在北京尤其如此,像菲尔普斯一个人8次夺冠;像博尔特在最后20米“搔首弄姿”仍能打破世界纪录,两位运动员分别将自己在水里和陆上的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篮球比赛,更多是属于“身体天才”的。在观看篮球比赛时,我们习惯于理解速度、力度、高度的比较,谁跑得更快,谁力气更大,谁跳得更高,都很容易看懂。但我们很多人却不习惯于理解在对抗项目中的“身体天才”的存在。

  有人批评“梦八队”没有什么战术素养,但这支球队却通常能仅仅依靠身体就让对手满场追着球跑,就像很多人不能理解陈江华为什么失误多,中国男篮为什么有时投篮不准,那是因为在高强度的对抗下,一些平常华丽灵巧的动作在强壮的身体面前变成了一片空白。“梦八队”根本不需要适应什么国际篮联的规则,他们仅仅凭借身体优势简单地运用“暴力”,已经足以瓦解绝大部分球队的防守。这一次的奥运会,篮球这项典型的团体对抗项目,也逐渐成为了“身体天才”的天下。

  中国女篮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也是如此。马赫已经把球队能发掘的潜力发掘到了极致,中国女篮用速度冲垮了好几支欧洲强队,但唯独面对世界女篮的两强美国队和澳大利亚队时,马赫的战术作用不大。因为别人不仅身材高大,对抗力强,而且速度一点也不慢。我们经常沉浸在过去的“小、快、灵”战术中,总说当年的技术如何如何好,不管男篮和女篮都应该找回过去的风格。但其实,现在的篮球更讲求“高、快、灵”,而且还需要球员非常强壮。

  中国男篮主帅尤纳斯就不提什么“小、快、灵”,而是直接把中国男篮引导到欧洲篮球的轨道上。球员需要去主动地碰撞,让自己的身体适应欧洲球员强壮的对抗,接下来才有谈技术的可能性。中国女篮已经把“小、快、灵”发挥到了极致,但美国女篮和澳大利亚女篮的风格,看来才是世界篮坛的统治者。

  对于未来的中国篮球来说,我们不妨继续追求技术的精湛,同时更要注重身体的强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同世界强队平等“对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