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真棒!”“好球!”喝彩声不时从北京什刹海边一个社区健身园里传出。场地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乒乓球赛,一方是位球技娴熟的中国小伙儿,另一方则是个人高马大的外国小伙儿。
“耶!”看到这边中国小伙儿不慎出现了一个失误,那边的“外国选手”激动得紧握双拳。只见双方你来我往,争夺异常激烈。还差一个球的时候,中国小伙儿突然用英语说了句“10比9了啊。”旁边观战的一位大叔一听乐了, “你还秀一把英文啊!”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赛毕,记者上前跟还处在兴奋状态的外国小伙儿攀谈起来。他叫皮特,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是一家专门生产儿童纸尿裤公司的销售经理。
31岁的皮特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什么都非常好奇。
他说:“这里跟澳大利亚不大一样,有许多我喜欢的东西。比如这个健身园。”接着,竖起大拇指:“它很方便!而且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也能来运动,我觉得真正的奥运精神就在这里。”
“你知道吗,我从两年前就开始为我的北京之行做准备了。攒钱,申请奥运门票,买机票,跟老板请假。”皮特扳着手指说。
原来,2000年悉尼奥运会召开的时候,皮特正在印度尼西亚工作,没能赶上家门口的盛会;后来觉得希腊又太远,所以雅典奥运会也没去,这让深爱田径运动的他深感遗憾。
这次北京之行对皮特来说,更像是一次圆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