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爬长城时,看到一位外国朋友累得坐在石阶上,就议论:“看那个老外没劲爬啦!”
此时,“老外”回了一句:“我歇会儿不行吗?”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在今天的北京城,看到外国游客,尽管没有恶意,也不宜再在背后随意嘀咕。
茶馆里,他们让肩搭白色手巾的堂倌儿上杯茶;戏院里,他们跟着京韵摇头晃脑。逛胡同、品绿茶、坐三轮车和人“侃大山”的老外们,在华夏文明的魅力感染下,日益与中国百姓的生活对接。更何况,热火朝天的北京奥运会,带来了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万旅游者。
乐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院藏精品书画展”等十大文物展,让精通中国文化的泰国公主诗琳通流连忘返;著名杂技艺人“画眉张”第三代传人领队进奥林匹克公园表演“绝活”,陕西皮影、川剧变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园讲述中国故事……
这一刻,世界深切感受着“文化中国”。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载。这30年风雨历程,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更多是一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而这一刻,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时时熏陶着各方来宾,并以此为世界了解、认可,进而更好地融入世界。
英国《卫报》在奥运期间开通了一个有趣的专栏,取名 “北京人”。驻京记者史蒂夫克莱姆叙述了一次亲身经历: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不忍让他被雨淋,特意把车停到稍远的一个避雨处,却只让他支付到近处的费用。
悠久文明与真诚开放,这一刻,中国文化打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