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可爱的失败者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07:37   解放日报
可爱的失败者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鲜花、掌声、欢笑或许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我们被胜利者的笑容所感染,为他们的成绩而骄傲。但在成功和喜悦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泪水和悲伤。他们或许永远都没有机会登上奥运会领奖台,但他们却成为奥运会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虽然是失败者,但他们一样可爱。

  有一种坚强超越人生

  “癌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字眼。所以,当身患绝症的尚托出现在北京奥运赛场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成功者。

  6月份,对于年轻的尚托来说,或许是人生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在美国奥运选拔赛之前一周,他从医生那里得到了一个噩耗:他被确诊为睾丸癌。是接受治疗还是去北京参赛?“奥运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我得知自己患癌症的那天,和我站上奥运会游泳赛场的那天,不管我还剩多少天可活。”尚托艰难地作出了选择:去北京参加奥运会!

  第二天,尚托就出现在赛场上,他把手术时间推迟到了奥运会之后。接着,他在美国游泳奥运选拔赛的200米蛙泳比赛中战胜包括汉森在内的诸多好手,赢得了一张入场券,来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水立方。

  尚托说,他不怕癌症,因为他有支撑自己的精神寄托———著名的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1996年,阿姆斯特朗同样被确诊为睾丸癌,但他还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夺得了7届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他可以,我也可以”,尚托说,“更何况,我有身边那么多队友和教练在鼓励我。”

  8月20日,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结束后,来自俄罗斯和英国的前三名选手顾不上庆贺自己的胜利,纷纷来到南非姑娘杜托伊特身边,对她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和著名的双腿截肢的短跑选手、“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一样,24岁的杜托伊特在南非是一名家喻户晓的游泳明星。17岁时,杜托伊特就成了南非的一名游泳新星,但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却意外地夺去了她的左小腿。就在大家都以为她的游泳梦就此破碎的时候,杜托伊特却奇迹般地回到了水中,继续着她“美人鱼”的梦想。“我要证明,即使只有一条腿,我依然能游得很远。”杜托伊特从不轻易服输,在今年5月份的世锦赛上,她第四个比完了10公里的全程,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20日的比赛,虽然最终只在25名选手中位列第16,但就在她上岸的那一刻,她受到了所有观众英雄般的欢迎。

  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女乒团体赛C组中国香港队与波兰队的比赛中,波兰选手帕蒂卡出场时,全场观众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帕蒂卡,世界乒乓球赛场上著名的“独臂少女”,成了奥运会赛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或许和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乒乓球好手比起来,帕蒂卡的技术还略显稚嫩,但能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已经圆了这个坚强的波兰女孩的梦想。从小,帕蒂卡就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她的右臂缺少了前面一截。但她却固执地玩起了乒乓球,还要和正常人同场竞技。19岁的她从不来梅、萨格勒布到广州世乒赛一路比来,甚至战胜了好几位世界好手,这位漂亮的金发少女成了乒乓球赛场最靓的一个明星。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她和她的波兰队没能走得太远,但她留给观众、留给北京的记忆,却是永远的。

  在尚托和杜托伊特抵达终点的那一刻,我们就超越了国界,为人类而欢呼。在浩渺的宇宙间,人是有限而脆弱的,世界百米纪录半个世纪来快了不足0.3秒,而至今,人类尚无法战胜癌症,但人类的伟大在于永不服输,一代又一代追寻超越的力量,超越身体的极限,也超越心灵的束缚。

  中国古籍《道德经》中有句话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奥运会的美妙,不是要决出胜负,分发几枚奖牌,而是为人生的坚强者提供战胜自己的机会。尽管尚托和帕蒂卡没有获得奖牌,但他们仍然获得了最伟大的胜利,因为他们超越了自我,是真正的强者。有了他们,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的竞技和游戏,而成为悲喜人生的史诗。

  有一种梦想值得追求

  “如果能有一条好的跑道,我就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我多想跟盖伊、鲍威尔在决赛里会面,肩并肩地跑……”来自阿富汗的小伙子阿齐兹在参加完100米预赛后,有些遗憾地说。11秒45,当其他选手到达终点的时候,阿齐兹还在10米外咬了牙拼命地追赶。但即便是倒数第一,却丝毫不影响阿齐兹的兴奋之情,“我证明了阿富汗能够派代表参加最高水平的比赛,证明整天在水泥地上训练的运动员,也能够来到奥运会参加比赛!”

  在阿齐兹的国家,就连首都喀布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都藏匿在一片被战火彻底摧毁的民房中。那里阴冷黑暗、千疮百孔,斑驳的水泥地面上,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跑道,四周还不时传来隆隆的炮声。阿齐兹就是从那样的训练环境里跑出来的,他,是阿富汗的骄傲。所以当他冲过终点线的时候,他同样振臂欢呼。

  来北京感受奥运的魅力,这就是阿富汗体育代表团唯一的愿望。这次,阿富汗共派出了4名运动员参加短跑和跆拳道两个项目的比赛。虽然他们的实力并不强,甚至会被早早淘汰,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于奥林匹克的热爱,也不影响大家对他们的敬佩。因为,他们需要付出比其他国家运动员更多的努力,和那种锲而不舍的坚持。

  20日晚上,在女子200米半决赛赛场上,来自巴林的阿尔加萨拉享受着全场9万名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个阿拉伯姑娘,站在诸多欧美选手之间,身着红白相间运动服的她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脚蹬一双运动鞋,特别显眼。在之前200米的预赛中,她曾经战胜了身边的牙买加选手,以小组第一的身份顺利晋级,并连闯好几关,直到站上了半决赛的赛道上。最终,她在强手如林的半决赛中位列小组第六,与决赛无缘,即便是这样,她依旧是巴林的骄傲和光荣。

  在北京,在奥林匹克的五环旗下,有许多和阿齐兹、阿尔加萨拉一样的运动员。他们来到奥运会,或许没有实力争金,也没有可能夺银,但只要是为了自己心中那个美丽的梦想去拼搏,就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面对伊拉克男赛艇运动员由于没有比赛服、只能穿着自己的T恤衫出赛的场景时,中国的一位网友说:“中国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次奥运,那是一次中国只有一个选手的奥林匹克。我太能体谅这一份在奥运会上的辛酸经历,我太能体谅这一份在面临战争动荡的家园,却深深坚定着奥林匹克梦想的心愿。”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就了不起!”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同一个奥林匹克梦想。它的翅膀,飞跃战火和贫穷;它的力量,冲破偏见与隔阂;它的魅力,超越时光与地域。自1896年以来,共有222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团参加了现代奥运会,其中有92个代表团至今在奖牌榜上仍是零。在北京奥运会上,就有100多位来自这些体育小国的运动员,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参与。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有一种奋斗令人尊重

  埃蒙斯,这个美国的神枪手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再次将金牌拱手“送”给了中国选手。在赛场上,埃蒙斯是失败了,甚至是个失意者,但他赢得了爱妻的安慰和无数人的掌声。

  4年前,当埃蒙斯在雅典奥运会上脱靶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伙的他拉住裁判,理论个不停,因为在他心里,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他的心中,有许许多多不服气和不理解。但4年之后,当历史再次重演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埃蒙斯。他没有埋怨,没有怨恨,他带着微笑,第一时间走到了邱健身边,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谈到失利,埃蒙斯再也不会像雅典那时候难以接受,他面对镜头,微笑着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但无论怎样,我们全家可以拿着三块奖牌回家,那就足够了。”

  还记得杜丽的眼泪吗?8月9日,奥运会全面开始比赛的第一天,当杜丽错失首金走出赛场的时候,这个爱笑的山东姑娘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让人惊喜的是,短短4天之后,杜丽又回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一如往常的镇定、自信。在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比赛中,她战胜了老对手卡特琳娜,赢得了一块“失而复得”的金牌!转过身来,杜丽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到了教练王跃舫向她伸开了双臂。从失败者到成功者,杜丽经历了最难熬的4天。4天后,她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更重要的是,她战胜了自我。

  失败带给杜丽的,除了伤心的泪水,还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奋起的勇气。或许在奥运会过后,不少人会记起她的失败,但有更多的人,会记住她的成功,和她那份经历失败之后的成熟。

  8月17日上午,当英国选手拉德克里夫跑向鸟巢女子马拉松决赛终点时,比赛前三甲已经庆祝好一阵子了。在第四次参加奥运会后,这位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仍然带不走一枚奥运奖牌。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拉德克里夫是悲情的。作为女子马拉松项目最伟大的选手之一,她始终与领奖台失之交臂。在亚特兰大,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拉德克里夫在女子5000米项目中获得第五。雅典奥运会前,她在马拉松项目上正如日中天,但恰恰就在此时,腿部受伤严重影响了她的竞技水平。

  12年之后,已经35岁的她又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但让人遗憾的是,幸运女神再一次忽略了她。在女子马拉松决赛进行到38公里处,拉德克里夫突然出现了肌肉痉挛,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将无法坚持比赛。但她咬咬牙,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又一次奔跑起来,最终跑完了全程,并获得第23名。当她一瘸一拐跑进鸟巢的时候,现场观众全体起立,为她呐喊助威。

  有人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在奥运赛场上,如果仅仅以金牌来定义成功,那么,奥运永远是失败者的游戏。在奥运会上,胜者固然应获得赞美与鲜花,但所有为理想奋斗的人都应在这里得到尊重:中国男篮在美国“梦八”和西班牙两支强队面前都失败了,但他们敢打敢拼,不畏劲敌;50岁再披战袍的栾菊杰失败了,但是她用坚韧书写了生命的意义;俄罗斯老将萨乌丁也失败了,但我们从内心无比尊敬他的从容与淡定。尽管没有能笑到最后,但是他们站在赛场上,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就是一种荣光。

  在奥运会赛场上,每天都有胜利和失败上演,每天都有可爱的失败者值得我们去尊敬、去鼓掌,去为他们感到骄傲。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只要心中有梦,他们同样是奥运会上的胜利者。

  (本报北京8月21日专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