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外报关注中国业余“眼镜飞人”胡凯,称其是最接近业余奥运选手理想标准的中国运动员——不是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贡献给体育运动。无论结果如何,胡凯目前的成就都已经是非常出众。
胡凯这位26岁的清华大学商学院学生一点儿不像奥运选手。他头发蓬松、身材瘦削,还总是戴副眼镜。不过不管怎样,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众多中国观众面前,他每场比赛从始至终都依旧戴着自己招牌式的黑框眼镜。
跑步之外,胡凯在学业上也达到了中国人理想的标准。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教育体制下,清华大学常常被视为是“王冠上的宝石”。
胡凯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个名人。在一则电视广告里,他像超人一样和火车赛跑,去取回忘在车上的帽子。虽然他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希望很渺茫,但是他能参赛本身已经足够了。
胡凯所代表的业余运动员理想形象在很多运动项目中都已不复存在,甚至在美国也一样——美国的竞争压力迫使很多顶尖运动员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完全投入到了训练和比赛中。胡凯的出现显示了中国体育体系的本质在逐步发生变化,也预示了中国体育的未来。而未来在中国可能将出现更多的大学生运动员。 美国《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