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下届东道主也发威了!
新闻
透视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高鹏、李丽) 当全世界都在津津乐道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一枝独秀时,还有一个国家的表现让世界感到惊异。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有整整100年没有取得过这样优秀的成绩了。
还记得在雅典奥运会上,英国代表团在前4天竟然只有两块奖牌,一块金牌也没有,以至于《太阳报》用了一整版进行祈祷:“啊,希腊众神之王、泰坦的征服者、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真对不起,打扰您了,但是我们需要您的帮助,”然后开始祈求宙斯保佑英国至少拿一块金牌。“不管是皮划艇、跳水、拳击还是游泳、障碍赛马、田径,甚至花样游泳也成啊!”
这次,他们不需要祈祷了。截至22日18时,英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已经获得了18枚金牌和41枚奖牌,在金牌榜上位列中、美之后牢牢占据第三的位置,传统体育强国俄罗斯、德国以及澳大利亚全被其甩在了身后。这是自从1908年伦敦奥运会以来,英国在历届奥运会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英国在奖牌榜上都仅排名第10位。从第10一跃成为第三,仿佛是一夜之间,英国便跻身世界体坛最强国阵营。虽然后面两天俄罗斯很可能超越,但这丝毫不影响英国取得的巨大成功。
英国竞技体育这种突飞猛进的秘密何在?
秘诀:政府投入充足的资金
“今日英国代表团之成功,主要得益于过去10年间英国对竞技体育的持续的巨大资金投入,”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尼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英国代表团只获得一枚金牌,在奖牌榜上的排名跌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第36位。消息传来,英国国内一片哗然。随后,英国人开始卧薪尝胆。他们发行国家彩票,用彩票销售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改善体育设施,并给优秀运动员发放奖金。这样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训练,不必再为生计奔波。充裕的资金也让聘请心理学专家和高水平的外国教练成为现实。
这一系列措施很快见效。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英国队强势反弹,进账11金,奖牌榜排名攀升至第10名。2004年雅典奥运会英国收获9金,奖牌榜排名与上届持平。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过去四年里,英国政府仅在帆船和赛艇这两个项目上的投入就高达5000万英镑(约合7亿元人民币),田径项目上的投入也超过了2600万英镑。
“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钱,我们的训练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可以经常出国参加比赛、训练。一个人成绩上来了,很快会带动大家一起进步。”英国皮划艇选手海伦·里夫斯说。
选项:“坐着天下第一”
在《泰晤士报》体育记者斯亚德·马修看来,英国自身斥巨资发展竞技体育只是其金牌丰收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
本届奥运会英国代表团的金牌来自于6个大项:自行车(8枚)、帆船(4枚)、赛艇(2枚)、游泳(2枚)、皮划艇(1枚)、田径(1枚)。马修说,除游泳和田径外,赛艇、帆船以及自行车(主要指场地自行车,该项目英国夺得7金)都是投入非常高的项目。
以英国选手本次夺冠的英凌级帆船项目为例,目前在英国玩这个项目的只有不超过10对选手,而全世界加在一起也不到200对。为什么?因为一艘普通的比赛用船就要2万英镑(约合28万元人民币)。这完全是项贵族运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根本玩不起。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参与竞争,成功的概率自然要比在田径、游泳这些谁都能玩的项目上大得多。
当西方人为中国人数众多的乒乓球军团而感慨的时候,英国人走上了一条异曲同工的路子。虽然人没你多,但可以用高价格的装备等把你吓死。
当然,他们的项目选择这也切合这个航海大国的特色。例如,尽管英国人发明了羽毛球,但他们肯定不会在羽毛球项目投入这么大,来试图和亚洲以及丹麦来掰手腕。
从这个角度,或许英国可以称得上是全民体育大国,但还不是竞技体育强国(这和中国恰恰相反),他们短腿的项目太多了。难怪有人戏称英国人是“坐着天下第一”。
目标:“站起来”项目取得突破
2005年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成功后,英国在体育方面的政府投入明显加大。英国政府承诺,从2006年起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在原来每年6千万英镑体育经费的基础上,再追加总计6亿英镑的资金用于备战奥运会。这6亿英镑中有3亿来自彩票收入,2亿来自政府公共支出,1亿来自募集私人投资。
“有人总结说,我们擅长的都是那些‘坐着的运动’,比如赛艇、自行车、帆船,”莫尼翰笑着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站起来’的项目取得突破。”
本届奥运会英国只参加了全部28个大项中的21项,缺席包括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大球在内的若干项目。莫尼翰表示,下届伦敦奥运会,英国将力争参加全部26个大项。
一向刻薄的英国媒体对自己的体育调戏了几句。如20日英国《卫报》网站的一篇文章所调侃的那样:英国体育代表团可以先提高诸如自行车、赛艇和帆船等“坐姿”运动的权重,或者降低一切与战斗有关的运动(射击、射箭、击剑,还有东方武术(柔道、跆拳道)或者古典式摔跤等项目)、举重、球类或者4人以上团队比赛的权重。
英国代表团事实上并未对北京奥运会设立明确的奖牌目标,他们声称将本届奥运会作为2012年前的一次“练兵”。四年后在伦敦奥运会夺取奖牌榜第4,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为此,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英国代表团中,有不少是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运动员,其中不乏一些专门为2012年奥运会上夺金摘银而重点培养的对象。
英国代表团团长西蒙·克莱格说,奥运奖牌得主通常都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英国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一定会提升英国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