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比赛结束,王楠挥手向全场观众致意。她一直在微笑,努力向大家呈现出最美的一面。
这是她运动生涯的最后一赛。
22日20时25分,北京大学体育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即将上演,王楠一脸笑容走入场地。20时30分,比赛开始。每得一分,王楠都自信地欢呼庆祝一次;每丢一分,她也坦然一笑了之,然后再歪起头思考,大概是想想刚才为什么丢分。
最终的比赛结果,王楠1∶4不敌队友张怡宁,获得银牌,但王楠没有丝毫的不开心。
8年前,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楠一人获得乒乓球女单、女双两枚金牌,成为邓亚萍之后中国女乒的领军人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楠以上届冠军身份出征,却被残酷淘汰于女单四强之外。从那时起,王楠第一次有了退役的想法,而她的竞技状态也曾一度低迷。与此同时,张怡宁、郭跃、李晓霞……比她年龄小的新生代突飞猛进。
但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祖国的土地上参加奥运会,对中国运动员是不可抗拒的“诱惑”。王楠决定尝试挑战自我,刻苦训练。虽然2008年已经30岁了,但她不想失去一个完美谢幕的机会。
经过“残酷”的队内竞争,王楠入选北京奥运会参赛阵容。北京奥运会开赛后,她与队友张怡宁、郭跃一起获得乒乓球女团金牌,接着又获得一枚女单银牌。
“这一路过来很不容易,为了今天,我付出了太多。我觉得已经成功挑战了自我。”王楠说。
在22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王楠明确宣布:“今晚的比赛是我运动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我终生难忘。北京奥运会后我将正式退役。”这时,她的眼里噙满泪水。
聆听王楠
——这是我体育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了,输赢我觉得已经无所谓了,和以前参加奥运会心态完全不一样,我觉得今天更多的是在享受比赛。
——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我非常高兴。总的来说这次奥运会我打得不错,在8进4的比赛中赢了帖雅娜之后,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了,因为后面都是对阵自己的队友,于是就开始放松心情去享受比赛。今天比赛一打完,我觉得这么多年体育生涯中的开心、痛苦、煎熬,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了。
(本报记者朱凯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