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忱为奥运会进行了各种精心准备。在中国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浸染。可以说,北京奥运会在为世界奉献了一次精彩的体育盛会的同时,也会给中国自己留下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公平竞赛、公正竞赛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体育精神的核心之一。陶行知在阐述其教育理念时用了两句话,“在立足点要平等”,“于出头处争自由”,很接近奥林匹克运动的上述理念。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公平竞赛和公正竞赛的精神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传播,人们的“无歧视”观念、规则意识、竞争意识都有提升。
对今日中国而言,公平竞赛和公正竞赛的精神有特别意义。中国正在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完善、规范市场秩序和规则,调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个过程,有点类似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公平竞赛”、“公正竞赛”的过程,既要让社会具有起点平等的公正,同时也具有竞争的空间与活力。要达到这一点,既需要制度设计和环境保障,也需要价值理念和公众意识的支撑。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与浸染,能让人们以公平公正的意识参与各种社会生活,这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将有莫大的助益。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包括运动员、记者、游客等约50多万人来到中国。许多外国人同中国“零距离”接触,真切而实际地感受中国。中国人的热情与善意感动了许多外国人。马来西亚《星报》刊文说,“有些人可能认为中国展露笑脸只是因为奥运会,但我认为,这是这个国家人民热情、亲切和好客的天性流露,因为他们看待这个世界时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中国微笑”和“中国自信”,成为外界评论常用的两个词。
在北京奥运会上,活跃的志愿者是一道亮丽风景。其中,“80后”的青少年尤为引人注目。他们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以“我服务,我快乐”的微笑,以爱国心、责任感、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感动了许多来客,受到中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广大志愿者个人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实现良好对接,这是一个国家具有巨大内在活力的象征。
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无论是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大写的“和”字,还是中国媒体广泛报道的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奥运之吻”,都昭示了中国、世界和运动员的和平渴望。据美国的一项最新民调,74%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成功表达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宗旨”。
此外,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让中国的人文发展有了一个更宽阔的平台,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会有良好的导引作用。
总之,在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也变得更为宽宏、理性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