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纸的奥运报道表现优异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4日04: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报纸的奥运报道表现优异

  人物专访之 十三

  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经告诫所有的奥运会组织者:“你们一定要善待媒体,因为他们是一届奥运会的最终裁判!”事实上,能去现场直接观看比赛的观众毕竟有限,全世界还有更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体来关注奥运会,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这一数字是40亿人次以上。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负责人蒂摩·卢姆日前表示,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3倍,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并由此达到了奥运会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受众,全球45亿观众可以看到相关比赛或收到相关信息。对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而言,他们的媒体服务工作无疑是成功的。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闭幕时,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

  关于报道规模

  北京是雅典3倍、悉尼4倍

  记者:奥组委曾预测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观众将有40亿,这个预测实现了吗?

  孙维佳:准确地说,开幕式当天是41.9亿,目前保持在40亿左右,而雅典奥运会是39亿。

  记者:北京奥组委是怎么实现这种突破的?

  孙维佳:因为我们增加了转播商的数量,增加了转播商覆盖的范围,而且我们增加了新媒体,比如手机和网络,这些新媒体都是第一次作为奥运会的转播商参与奥运会的转播,这些因素保证了北京奥运会的收视不会低于40亿人次。

  记者: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负责人蒂摩·卢姆曾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3倍、悉尼奥运会的4倍,这个说法准确吗?

  孙维佳:关于北京和前几届奥运会的对比资料,我这里暂时还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直播的场次还是直播的项目,我们都比雅典要多。而且有些项目我们从预赛就开始直播,这是雅典和悉尼无法做到的。我们是全程所有的项目都直播。

  记者:在直播的质量上我们有无突破?

  孙维佳:应该说,在直播的质量上,我们明显要比以前高,雅典奥运会高清直播只占10%的比例,但我们现在是全高清直播。

  记者:那我们的代价有多大?

  孙维佳:代价其实并不是很大,我们这次使用了60多部转播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最好的设备。但这次奥运会的转播费用并没有比雅典多很多,雅典是1.9亿欧元,我们是大约2亿欧元。

  关于效果

  收视率已经超过历史纪录

  记者:为什么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引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

  孙维佳:授予新媒体的奥运转播权,是国际奥委会在进行转播运行上的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在2001年我们获得举办权的时候,国际奥委会说,会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决定是否开放新媒体。

  记者:新媒体的出现有没有给现有的转播格局造成冲击?

  孙维佳:应该说没有。新媒体是可控的,比如说现在的网络媒体,它的转播可以按照地域范围来控制,其他地区的观众就无法介入它的网络,从而保护这个区域内的电视转播权。

  记者:您怎么评价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效果?

  孙维佳:我觉得应该是非常好。尽管奥运会还没有结束,但我们从开幕式41.9亿人次收看来看,它已经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个新高。现在掌握的数据显示,在亚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收视率都已经超过了历史纪录。

  记者:国际同行怎么评价?

  孙维佳:他们对北京奥运会的转播非常满意。一般来讲,开幕之前总是有些问题的,但是这次没有什么问题,电视信号比较稳定,质量也比较好,大家比较诧异,他们说这种情况不太多见。

  记者:为了转播的顺利实施,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孙维佳:最终能展现这些精彩的画面是因为我们之前就有非常好的计划,比如说机位都布置在好的地方,该放高位的就放高位,该放水下的就放水下,该跟拍的就跟拍,该有场地的就有场地,该有什么就有什么。但这些东西绝不是到了现场才搞出来的,这是在去年就已经规划好的。举一个明显的例子,直升机之所以能够航拍,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架飞机在拍摄的时候,一定有另外一架飞机在帮它传输信号,这叫运行,没有周密的计划是不会有这个的。

  关于国内媒体

  电视无法体现报纸图片的效果

  记者:您怎么理解萨马兰奇所说的:“你们一定要善待媒体,因为他们是一届奥运会的最终裁判!”

  孙维佳:我觉得有多种理解。有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就是说,媒体是掌握了话语权,它说你成功你就成功,它说你失败你就失败,所以你要善待它,但这是特别简单的一种想法。我觉得更深层的想法就是说媒体掌握了公众授予它的话语权,所以它不仅代表它自己,它还代表了舆论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它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众的判断。另外,媒体是奥运会的最大客户群,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届奥运会的运行,如果它的媒体运行是成功的,就能够折射出这届奥运会的整体运作是成功的,或者说相对是比较成功。

  记者:您觉得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成功吗?

  孙维佳:我认为是成功的,起码到今天来讲是这样。如果用国际奥委会的话来讲,要加两个字,非常成功。

  到目前为止,媒体运行很顺畅,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接到很多的投诉,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这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甚至我们很多应急计划都没有用,我们每天都跟转播商开会,有问题我们就解决,最初要开一个多小时,而现在这个会开到十几分钟就完事了。

  记者:您怎么评价纸媒这次的表现?

  孙维佳:我觉得他们各有千秋吧。应该说报纸非常漂亮,有些图片令我特别震撼,电视给不了你这种感觉。将来有一天,我再回想这届奥运会的时候,我觉得脑子里可能有3个画面,第一个就是鸟巢像一个装满烟火的大花篮一样绽放的时候,第二个画面是博尔特100米冲刺,第三个就是刘翔黯然下场的那个画面。这些画面都非常经典,但这不是电视转播能给人的效果,这就是报纸独特的使命。

  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北京奥运会兑现了善待媒体的承诺,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谈到报纸在这届奥运会中的表现时,孙维佳说,报纸在本次奥运会报道中表现优异,一些画面非常经典和震撼,报纸给了人类有关奥运的独特历史记忆,这一点是电视转播无法达到的。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廖杰华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