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童建强(搜狐网友)
前晚看女曲冲顶,从女曲姑娘们满场飞奔的身影中,看到了当年韩国世界杯时,韩国足球那种跑不死的精神和体力。竞技体育最后总有一个要输,我们绝不想输,但是不怕输,我们输也要输得荡气回肠。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口诛笔伐大骂谢亚龙,凤凰卫视一位老兄甚至对 “叉腰肌”一说爆出了粗口。我觉得谢亚龙确实有很多地方该骂,譬如走马灯似地乱换教练,甚至奥运快开始了还临阵换帅,撤下杜伊,这些都完全是不正常的,严重违反体育规律。以我跟老外混了30年的本能来看,问题不一定出在他们。一般情况下,老外还是比较敬业的,特别是专业人员。这绝不是说他们一定比我们中国人更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决定了,他们更讲究个人的业绩和名声。而我们则更强调集体的力量、领导的作用,更容易产生混客。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他们的文化讲究个人奋斗,我们的文化讲究集体的力量。其结果就是,我们的人在他们的文化里,会有更大压力,而他们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是困难重重。不过时间长了,大家都能够适应的。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中,把握不好,责任在我们。
但谢亚龙最不该被骂的就是“叉腰肌”一说。我对“叉腰肌”的理解是谢亚龙在讽刺我们的队员体能太差,跑累了就用手叉在腰上,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运动量较大的项目中。当然不能完全怪队员,问题出在教练,不过队员没有一点责任也说不过去。因为毕竟这里有一个要我练,还是我要练的问题。我最佩服金昶伯的一点就是没有看见女曲有“叉腰肌”现象。谢亚龙是搞田径出身,我相信他看问题有专业视角,女足体能太差,骂两句不为过,当然应该关起门来骂。
套用一句话说:体能不是万能的,可没有体能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