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活字模”表演展现出巨大的“和”字的时候,中国人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和合文化”,展现中国的和谐理念,也是在发出和谐世界的召唤。
回顾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的是“奥运外交”对和谐世界理念的演绎,看到的是开幕式对“和合文化”的演绎,看到的是志愿者对“一团和气”的演绎,看到的是东道主大国之民的演绎……
国际奥委会主席曾“神秘”地说,他会用一个“新词”来形容北京奥运会,在昨天的闭幕式上,罗格给出了最大的肯定———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奥运外交和谐世界
奥运会开幕前夕不少外国政要陆续抵达北京,其中,北京8月7日迎来国际贵宾集中抵达的最高峰。而中国国家领导人与各国政要的数十场双边会见,也全面启动。
中国外交部称,共有80多位外国政赴华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8日中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隆重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来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的五大洲贵宾。胡锦涛在祝酒词中强调,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我们应该通过参与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强友谊、跨越分歧,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奥运开幕后的几天里,中国国家领导人与美国总统布什、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俄罗斯总理普京等政要分别进行约70余场会见。
此次双边会晤的规模与密度之大,在中外高层交往历史上应属空前。而各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等齐聚北京,谈友谊、聊比赛,俨然成为奥运赛场之外另一场精彩的“奥林匹克”。
俄新社称,尽管中方非常繁忙,但普京总理还是同中方领导人举行“大范围和远非形式上的接触”。
美国白宫提前于一周就通报了布什总统的详细日程。布什7日飞抵北京,并一直逗留至11日才启程回国。8日晚,布什与夫人劳拉等家人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10日,布什与胡锦涛等中国国家领导人会晤。今年7月日本北海道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时,“篮球迷”布什曾笑着向胡锦涛讨要奥运篮球赛门票。10日晚,他“如愿以偿”地观看一场有美国队参加的奥运篮球比赛……
数十位国际贵宾来到这座已为奥运焕然一新的古老都城。奥林匹克,正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搭起一座无与伦比的舞台。
开幕式惊艳写意“和合文化”
奥运和谐最写意的体现,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国元素,历史符号,东方色彩,百年期盼终于梦想成真,埋在心底含蓄和心里的感情和脸上的表情,得到恰如其分的抒发。而反复渲染的“和谐元素”,更是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中国传统价值观。
开场的水墨画轴体现的就是一种和谐。众所周知,水墨画讲究的就是墨汁的轮廓与空白的画卷之间那种意境,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则是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的和谐境界。而开幕式如今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从传统团体操衍化而来的“诸子百家”中的活字印刷,突变为逶迤的长城,瞬间又化为艳丽的桃花,最终演变成一个巨大的“和”字,成为整个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大的亮点,因为这一思想,和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呼唤的“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就是友谊”,是无比吻合。
和谐中国喜迎百年奥运,百年奥运终于圆梦。我们在和谐社会的气氛中喜迎奥运的到来。
有人把开幕式的歌曲“我和你”解读为“我”“和”“你”,多么独到,多么贴切……
志愿者微笑感动世界“润滑”一团和气
在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不断创造赛场佳绩的同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奥运志愿者也在同圆一个梦想,用他们无私的奉献、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微笑推动奥运会的进程。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共约170万名志愿者,在赛场内外参与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
从赛前的筹备服务,到奥运火炬传递的服务,再到奥运正式比赛的服务,到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从机场到赛场,从鸟巢到水立方,志愿者出现在与奥运会有关的每一个地方,从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到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志愿者的工作贯彻始终。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成为奥运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像润滑剂一样,让北京奥运会充满了中国人孜孜追求的“一团和气”。
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说,奥运志愿者工作要做到三个满意: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志愿者挥洒汗水,图的就是奥运期间不留遗憾。”事实上,志愿者们的表现,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美国《纽约时报》在8月11日就刊载文章说,北京奥运会上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之多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所有人似乎都由衷地感到高兴,而且彬彬有礼,决心给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文章说,中国可能策划了奥运会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场演出,而志愿者是其中的一部分。
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得到最到礼遇的回报。国际奥委会首次在闭幕式上增加了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仪式。
当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韩国的文大成等新委员将鲜花献给12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时,感谢志愿者们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作出的无私奉献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中国观众大国气度“观战”“唱和”总相宜
有些外国运动员搞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使用“加油”这个词汇,但对于这种最深奥的语言背后的含义,他们却非常明白。中国观众的掌声与喝彩、文明与大度,表现出的那种与奥运、与整个世界的和谐氛围,赢得了世界的称赞。
哥伦比亚举重运动员奥斯卡因伤右手完全使不上劲却毅然出战,全场观众鼓励和钦佩的掌声雷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眼睛有些红肿地说:“我要感谢现场中国观众给我的掌声。我想,他们的掌声将会成为我对北京奥运会美好的回忆。”在中美男篮的比赛中,当姚明抢得篮板时,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而当科比完美扣篮时,喝彩声浪同样强劲。这让ESPN体育频道记者史密斯感到激动:“在球场的任何角落,你都能感受到现场球迷巨大的能量,观众的热情让我深受感染。”加拿大羽毛球选手安娜·赖斯感觉在北京奥运会上比赛真是很幸福,现场的观众不断地鼓掌、欢呼,自己像明星一样。“我想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怀念在北京奥运会上比赛的感觉。”
“人家来咱中国比赛,我还不应该给人家来鼓鼓劲吗?”这是一名叫做王喜的普通观众的声音,但也是很多中国观众的心声。
为冠军喝彩,也对失败者的鼓励。杜丽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发挥欠佳,痛失奖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大家都理解她、支持她,她也放出话来要用接下来的比赛证明自己。果然在副项步枪三姿上她获得了金牌,流下了开心和感动的泪水;而在马修·埃蒙斯再次将金牌“白送”给中国选手之后,他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妻子卡捷琳娜怀抱,同时还有北京射击场内绝大部分观众的同情、鼓励、祝福的掌声。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中国的观众们用自己的表现实践了这句格言。
专题撰文:
南方报业特派记者
郑照魁
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