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在进遵义体校之前,他和邹市明以及柏兴华同在遵义一家武校习武。李晓东说,刚进武校不久,相互都不怎么熟,一次,他拿错了邹市明的饭盒,而且吃完之后洗都没洗就扔在桌子上。邹市明质问他后,他不理不睬,邹市明气极之下只是稍微用力推了他一把,便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之后,两人非但没成仇敌,反成了好朋友。
邹市明拳击路上三道“坎”
和所有成功者一样,邹市明也曾遭遇三道人生和事业“坎”。邹市明在遵义体校时的教练梁锋向记者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内幕。
1995年9月,遵义体校拳击班招生,时年15岁的邹市明正在该市一家武术学校学习。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和几位武校的同学到体校报了名。但是由于身材原因,初试时,梁锋就把邹市明的名字列入“黑名单”。半个月后复试,不在名单内的邹市明也来了,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梁锋破例让他参加复试。复试时,邹市明表现很好,顺利跨过第一道“坎”。
进校一个月后,邹市明遭遇第二道“坎”。在一次训练中,邹市明与队员相撞伤了面部。周末回家后,母亲宋永慧见了非常心疼,于是决定不让儿子回体校。梁锋得知情况后,亲自赶到邹市明家,但是宋永慧将他拒之门外,邹市明的父亲下班回来才把他请进了屋。之后,梁锋经过近2个小时的耐心解释和说服,宋永慧才勉强答应让邹市明跟他返回学校。然而,这之后的第二周,邹市明返家后又被母亲“扣”在家里,面临第三道“坎”。梁锋第二次来到邹家。当天,他没走,邹市明的父母叫上了厂里的几个亲戚和他共进晚餐,通过大量的解释工作,邹市明重返体校一事得以全票通过。
抚今思昔,梁锋感慨万端。他说,如果当年自己抱残守缺遵循所谓的传统拳手选拔模式,之后在遭遇家庭阻力后又不那么执著地力挽邹市明,这孩子可能就被埋没了。这不仅是自己的失职,更是中国拳坛的巨大损失。(全国奥运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