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高峰时期每天50万的客流量为北京南站商圈开启财富之门。作为京沪高速铁路始发和终点,同时连接地铁14号线和4号线,成就了新的南站经济圈。
![]() |
借助奥运时机,提升北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知名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 |
北京奥运会最为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启用,让首都机场正式跨入世界最先进机场行列。
![]() |
从北京南站乘高铁到天津仅需25分钟,标志着京津“半小时经济圈”正逐步形成。
![]()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占地约680公顷,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这是北京吗?”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哪怕是7年来一步都没离开过这里的人都来不及适应。
当奥运挥别,“鸟巢”、“水立方”……一批梦幻般的奥运场馆成了奥运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奥运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城市靓了、出行快了、天空蓝了、腰包鼓了……过去的7年,奥运给北京城市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事实上,“鸟巢”早在竣工前,在建设伊始带给北京的经济影响便已显现,“鸟巢”周边不断涌现的餐饮、娱乐、旅游项目,以及亚北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表明“鸟巢”是闻名世界的建筑奇迹。在“水立方”冲浪,到“鸟巢”观光,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后奥运”时代的一个梦,而这个梦想正在实现。
相继落成通车的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以及机场快轨,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通畅”的真正含义。地铁5号线开通让北京城真正实现了“南北大贯通”;同样,地铁10号线也让CBD彻底摆脱了“塞、憋”的尴尬。数据显示,申奥成功后,北京市先后投入数千亿元用于公交更新和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等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北京更新和新增的新型公交车达1.6万辆,公交车总数达到2万多辆,其中90%以上为绿色环保公交车。公交优先得到细化和落实,使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了45%。
当然,奥运带给我们的还不只这些。绿色出行、全面禁烟等人文环境的改善,使北京的清晨多在一片阳光明媚中苏醒,蓝蓝的天驱散了有关北京空气质量的争论。
在享受了“无与伦比”的盛典后,北京正式走进了“后奥运”时代,在享受奥运带给我们的快乐后,北京更将持续感受奥运契机触发的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商报记者 齐琳/文 商报摄影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