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本报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刘鹏26日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上表示,全国体育系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统一意志,立足于早、着力于细,抓好组织、计划、责任和保障四个落实,“眼睛向下看,围着项目转”,进行了扎实、系统的准备工作,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组织创新,机制创新。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体育系统在总结以往备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创新的举措。2005年1月,体育总局成立了各级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和备战办公室,制定了《2008年奥运会备战工作组织管理办法》和《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备战工作管理办法》,各项目中心成立了以中心领导牵头的各项目队委会和复合型教练团队,负责各个项目的训练、科研和管理工作,使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从上到下形成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措施具体、保障有力、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同时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根据北京奥运会的形势与任务,总局与14个奥运项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签订了《承担2008年奥运会任务责任书》,细化了目标,落实了责任。2007年,进一步提出“全力挖掘优势项目潜能,努力实现潜优势项目的突破,促进落后项目的全面进步,推动集体球类项目水平的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激发了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刻苦训练、敢于胜利的斗志,全体备战人员刻苦训练、扎实工作、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绝大部分项目中心出色地完成了目标任务,7个项目中心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强化举国体制的凝聚力、动员力、协调力。各地方把备战奥运会、为国家多作出贡献作为头等大事,积极承担国家队集训任务,承办奥运选拔赛事,合办有关奥运项目国家队等,配合国家队做好科研、后勤、思想教育等各项工作,表现出了团结合作、争作贡献、为国争光、人人有责的协作精神,作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
在深入探索项目规律,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合理的选拔,保证了最佳人选出征北京奥运会。另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激发了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刻苦训练、拼搏奉献、为国争光的决心。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保证了洁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