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鸟巢”的维护费用昂贵
N国际先驱导报
奥运后,北京斥巨资建设的31座体育场馆将如何维持赛后的正常运营?
“体育馆的赛后经营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国家体育场业主、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利日前对记者说,单是国家体育场,一年的运营费便高达5000万至7000万元。
其实,市政府对此早有考虑,因此部分体育馆建设之初就安排在了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学校园,有些则根据整个区域的建设规划,进行新用途改造,而其他重要的体育场馆都是以业主方式投资、建设、管理,奥运会后将投入商业化运营。
“鸟巢”经营模式 中国首例
北京奥运会和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志近日表示,北京市政府直接用于场馆的投资不超过130亿元,其中包括新建、改扩建、临时建的31座场馆以及45座训练馆。
“‘鸟巢’是投资最多的奥运场馆项目,也是中国首例实行PPP经营模式的体育馆。”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利告诉记者。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中文译为公私伙伴关系,这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经营模式。
2003年,中信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和美国金州控股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鸟巢”项目后,当年12月17日,就与政府出资人代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了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
不过,市政府考虑到了体育馆不易盈利的问题,为了吸引竞标者以及对企业负责,招标时将体育馆搭配了一定面积商业设施出售。
“鸟巢”借“巢”赚钱
“竞标时我们已经考虑清楚了日后‘鸟巢’该如何运营。”张恒利告诉记者,“赛后体育场肯定要实现商业化运营,商用面积是8万到9万平方米。”
张恒利还透露,早在建设期,“鸟巢&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