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王府井这条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同样在奥运期间迎来了不计其数的旅行团。最受欢迎的商品也十分“老字号”——绸缎、筷子、老北京布鞋,装满了外国友人的行囊。
![]() |
同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水立方”比“硬汉鸟巢”多出了一分柔美。变幻的色彩让外宾惊叹。
![]() |
作为与后海、三里屯齐名的酒吧街,南锣鼓巷是外国游客夜生活的最爱之一,奥运期间热闹非凡。建在胡同里、四合院内的酒吧体现着浓厚的京韵,客满为患。
“奥运会为北京推开了一扇窗。”毋庸置疑,奥运带给北京的,不仅仅是奥运期间游客消费数据的增长。北京掀开了面纱,用最美好的形象站在了全世界面前,展示了全部的魅力。
奥运后,逛北京的“必修课”被带到了全世界。到北京看古都风貌、屹立千年不倒的长城、历经风云变幻的紫禁城、美丽无比的宫殿颐和园……京剧、茶馆、胡同、烤鸭、小吃,还有古老华丽的绸缎,文化气息浓厚的后海,让人目眩的“鸟巢”和“水立方”等,让游客尽享京城韵味。这就是奥运带来的、让人们想要逐一尝试的“新北京、新奥运、新体验、新消费”。
北京的美丽惊艳了世界。奥运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北京、了解北京。在关注奥运的同时,人们毫不吝啬地将同样多的目光转移到了关注北京上。8月8日到8月20日,全市164个主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480万人次。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天坛、八达岭长城等21个北京的主要旅游景区共接待了20多个国家的元首级贵宾。游客们对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人文自然风光赞叹不已。
大到全世界对北京的印象,小到一个景点、一道吃食,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让世界对北京刮目相看。除了文化牌和历史牌,奥运为北京带来了新的游览亮点,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借力奥运,北京旅游国际形象迅速提升,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丽前所未有地被世人了解。奥运带来的旅游狂热,已经让北京旅游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品牌。
商报记者 吴景彦/文 商报摄影部 新华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