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巫师”打造奥运“电子神经系统”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9日01:32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郭翔鹤 北京报道

  刚刚落下帷幕的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参赛国家及地区最齐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本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企业联想提供的近3万件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桌面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构筑了奥运信息系统硬件平台,覆盖计时计分系统、评论员信息系统、赛场成绩系统、比赛管理系统等七大核心领域。

  北京奥运的“电子神经系统”究竟是如何运行的?被国际奥委会技术官员誉为“中国巫师”的联想电子技术团队又是如何保证这一复杂系统的安全?晨报记者近日对联想奥运核心技术团队进行了专访。

  评论员“无所不知”秘诀

  在奥运赛事转播时,现场评论员总是显得“全知全能”,对场上每一个运动员的爱好、身高、家庭状况等信息了如指掌,联想奥运项目技术负责人王磊向记者透露,评论员的“全知全能”均得益于电子信息系统的支持。

  在赛场媒体评论员席,评论员面前都有一部触摸屏,“运动员身高、兴趣,哪个学校毕业的,有哪些轶事……评论员只要轻轻一点触摸屏,这些信息马上就会显示出来。这些信息是由国际奥委会提供的,版权属于国际奥委会,它们不能用作商业目的。评论员在现场只能看这些信息,不能下载。”而在比赛现场,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是提供给数据统计员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多少次越位,多少次犯规,双方控球率如何,这些实时的数据都是由统计员汇总好后,直接呈现在评论员面前的。”

  “人类极限不可重现”

  菲尔普斯触摸终点的瞬间,是人类对自身极限突破的瞬间,王磊说:“奥运会竞赛类项目是挑战人类极限,人类极限是不可复现的。这次如果突破了人类极限,不能够保证下一次还能够突破,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王磊说:“我举一个小例子,当菲尔普斯跃进水池时,起跳的一刹那电子系统就有记录信息。当菲尔普斯触摸到终点池壁的一瞬间,电子系统也进行了记录。这两个记录决定了他最终的成绩,这样记录的精确性远胜于从前用纸、笔和秒表来记录。但是电子类产品还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万无一失的,这就需要靠备份系统体系来确保结果的正确。为此我们在硬件设置了三重备份,包括硬盘备份、整机备份、系统备份。从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四级保障体系——有赛场工程师日常巡检、赛前两小时的检查、中心专家的抽检及监控系统的监控。”

  国产设备通过日晒、雨淋考验

  王磊介绍,在雅典奥运赛场,游泳场馆按照原有设计是有顶棚的,但后来因为工期问题,就没有搭遮阳棚。“由于赛场的设备受到阳光直射,竟然有液晶显示屏被太阳晒化了。”

  为了防止重蹈雅典的覆辙,联想技术部门对奥运设备的恶劣自然条件应对能力进行了提升。王磊说:“实际上,早在2007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在沙排、网球等场地的设备进行过高温、高湿测试。我们也提前对恶劣天气做了很多预案。比如我们做了很多的雨布,那是很厚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