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只不过,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向来难以打破的“政策市”宿命,一旦到了跌无可跌的境地,管理层由“裁判员”到“球员”的角色转换又将重演,因此,这种暂时的不利影响还难以撼动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大势。
当然,后奥运中国经济将会呈现的一些短期波动仍值得我们警惕。
首先,政府对此次奥运会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制加剧了中国短期的经济波动。诸如北京、天津等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生产活动的暂停或者产能的限制将对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幅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经济已呈放缓趋势的前提下,这种影响将会表现的更加突出。
其次,奥运期间举办城市的严格管制有可能使得相关城市在奥运过后出现某些领域需求激增的异象。举例而言,一些奥运举办城市对于流动人口的控制有可能加大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缺口。从奥运会开幕(8月8日)至残奥委会闭幕(9月17日),这段时期对于一部分暂时赋闲的流动人口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举国的奥运盛世,也可能意味着日益加重的生存压力。预计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将会向那些不受规制的非奥运举办城市寻找生路,由此形成的劳动力缺口必将对举办城市的后奥运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有鉴于此,第三季度中国GDP的增幅将会呈现出相对激烈的波动。
在正视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中国宏观决策的后奥运走势。诸如“环保”“科技”“人文”等奥运理念对于激发中国资源价改的动力、明确中国工业化发展思路、丰富“中国制造”的内涵或将产生极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于后奥运中国经济走势,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 (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