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新闻周刊》:百年视野看奥运(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12:50   中国新闻网
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之时,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已使民众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空间,经济、社会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此后,市场化、法治化的制度变迁的领域不断扩大,民众的创造性得到更广泛的发挥。随着社会、经济走向繁荣,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到的奖牌数量也越来越多。到本届奥运会,中国处于繁荣的高峰,运动员们也创造了奖牌奇迹。

  更重要的是,这场奥运会也给中国留下了很多精神、制度遗产。通过奥运建筑、开幕式、闭幕式、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中国向各国运动员、政要、媒体、游客展示了自己的成就与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新的国际形象。同时,奥运会期间,政府开放了专门的游行示威场所;大量志愿者活跃在比赛场馆与社会管理领域。

  但毋庸讳言,在奥运会的筹备、举办过程中,也曾经发生过这样那样尚难尽如人意的事情,在奥运场馆之外的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领域,也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一些事情。凡此种种,对中国来说,尽管奥运之梦已圆,但奥运背后民富国强之梦,应该说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第一届奥运会举办前后国人的救国意识觉醒算起,这个梦已经做了110多年。

  把北京奥运的成功与荣耀放在这百年历史中来观察,我们或许应当少一份骄矜,多一份忧患。确实,奥运更多地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但中国如何继续保持繁荣进步,从而避免古代历史上的治乱循环,也避免现代历史上的激烈冲突,从根本上取决于深层次的制度架构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奥运之后的中国,惟有全民一心致力于形成优良的精神秩序、社会秩序、治理秩序,方可在未来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的百年之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