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望能夺得更多金牌”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02:18   新闻晨报
“希望能夺得更多金牌”

  

  □9月3日,第一棒火炬手李扬(前)手持火炬传递。

  北京残奥圣火即将在“鸟巢”点燃,在北京、在家门口比赛,332名参赛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发出了自己的卫冕宣言

  □晨报记者 陈志强

  本周六晚上,北京残奥圣火就将在“鸟巢”点燃,届时将有来自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超过4000名残疾人运动员一次次上演生命的奇迹。

  残疾人运动员们在竞赛场上所迸发出的力量震撼人心,更加让人感慨。在332名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中,英雄云集、传奇人物众多。在北京、在家门口,这些叱咤赛场的英雄们发出了自己的卫冕宣言。

  31岁的残疾人运动员朱宏艳是名副其实的奥运英雄,在前两届残奥会上,她一共夺得9金1银,在S12级女子游泳世界纪录上,有四项写着她的名字。面对北京残奥会,朱宏艳充满了信心:“在北京我希望能为中国夺得更多的金牌。”证明“我行”,是朱宏艳在北京最大的动力。

  51岁、第六次参加残奥会,这是只属于张小玲的传奇。在雅典残奥会上,张小玲创造了3项纪录:年龄最大的残奥会冠军、连续5届残奥会冠军、中国代表团第100块残奥会金牌获得者。曾创造女子乒乓球TT8级别女单和女团两个五连冠的她将再次出现在北京,这是她第六次参加残奥会,也是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北京残奥会上,张小玲将继续书写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传奇。

  24岁的山东姑娘吴春苗则是笑着面对黑暗,追逐金牌梦想。在雅典她获得了T11级女子200米冠军,在北京,她将继续向100米和200米发起冲刺。2日残奥火炬传递青岛站,吴春苗出任第一棒火炬手,“1日上午,我从北京飞往青岛,才知道跑残奥会火炬传递青岛站第一棒,心里非常激动。我会在家门口尽力跑好比赛。”

  在残奥会金牌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努力。朱宏艳和张小玲都为训练付出了很多,而曾担当吴春苗领跑员的教练满林更是感概地说道:“我就是她的眼睛,她刻苦训练的劲头、拼搏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刚开始训练时她老是跌倒,训练中经常会因为看不见而撞断跨栏,手掌、膝盖、手臂经常被撞得裂开一道道口子,但她经常缝完针就继续训练。”

  在北京残奥会上,还将出现30名上海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影,18名男运动员和12名女运动员将参加田径、男女坐式排球、自行车、游泳、轮椅击剑、举重、脑瘫足球、盲人门球等8个项目比赛。在雅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