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山东79名奥运志愿者在“鸟巢”前合影,他们中的部分成员将成为十一运志愿者。 王冰 摄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的委员代表上万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向12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献花,感谢志愿者们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作出的无私奉献。
国际奥委会在闭幕式上专门增设一个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仪式,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8月24日,志愿者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成了北京奥运会的一张“名片”。志愿者在综合性运动会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2009年的十一运即将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组委会表示,要力争让志愿者也成为“全运名片”。
志愿者为北京奥运赢得“面子”
据有关专家介绍,志愿活动是19世纪初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奥运会的历史和志愿者息息相关,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一些不图物质回报的人参与了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联合会的活动,协助组委会组织奥运会,他们虽然没被冠以“志愿者”的称谓,甚至奥运会的官方报告也没有提及这些为奥运会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但这900人无疑是奥运会的第一批“志愿者”。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次对奥运志愿者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奥运志愿者是一个在奥运会这个组织里,对集体作出个人和利他承诺的人,他/她承诺将尽其所能完成交与他/她的任务,并且不接受金钱或奖品等类似性质的奖赏。”
北京奥运会一共从国内外招募了147万志愿者投入服务,是历届奥运会投入志愿者服务人数最多的一届,他们分别在北京以及协办城市提供志愿者服务,其中最核心的赛会志愿者大约有10万。这些志愿者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明星,如成龙、濮存昕、谭晶等。奥运会举行期间,志愿者们在赛事组织、安全保卫、交通保障、媒体服务、城市运行等各个领域提供服务,他们通过真诚负责的态度、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特别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当我们把奥林匹克梦想变成现实之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不少国外媒体也评价说,奥运志愿者流利的外语、迷人的微笑、良好的形象为北京奥运会和中国赢足了“面子”。
全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即将启动
为了支援北京奥运,山东选派了一支由79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主要来自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