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代表团力争佳绩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05:10   舜网-济南时报

  中国残奥委主席、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团长王新宪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中国代表团参加北京残奥会情况、中国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体育事业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军团力争“双丰收”

  记者:北京残奥会将于6日开幕,您现在的心情如何?

  王新宪:我和所有运动员的心情是一样的,期盼着本届残奥会能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盛会,以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记者:本次残奥会中国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代表团,您对他们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期许?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王新宪:中国代表团共547人,运动员是332人,其中68%是第一次参加残奥会。这次20个大项我们都参加,雅典残奥会我们有199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大项的比赛。

  这次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有三大目标:第一,要向中国奥运代表团学习,力争取得好的比赛成绩。中国在雅典残奥会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我们是东道国,要以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争取再创佳绩。第二,比赛过程中要体现出是一支文明之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文明素养,同时要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做到干干净净参赛。这也是我们很重视的一块金牌。第三,要在残奥会上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广泛交流。

  残奥会遗产丰富

  记者:您认为残奥会将在哪些主要方面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王新宪:北京2008年残奥会将为我们留下宝贵遗产。首先,扩大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度,使“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第二,举办残奥会使全社会对“人文、人道、人权”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推动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就学等各项保障及残疾人文化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三,快速推动了城市的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第四,残奥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观看残奥会比赛,能够感受残疾人运动员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人生的价值、追求的力量,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第五,增进了与各国家和地区残疾人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交流,扩大了中国残疾人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彰显了中国良好的人权保障状况。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顾涓 白旭(新华社北京9月4日奥运专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