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打造“帆船之都” 青岛美名远扬
张立中认为,青岛的另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以承办奥帆赛为契机,全力打造“帆船之都”。
青岛有开展帆船运动天然的运动场所,是新中国航海运动的发源地,曾培养出1992年巴塞罗那女子帆板银牌得主张小冬等一批世界级优秀帆船帆板运动员。在青岛“申奥”成功后,青岛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奥帆赛是青岛打造“帆船之都”的最好机会,为此成立了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领导小组,由青岛市市长、奥帆赛组委会主席夏耕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吸收社会知名人士和群众团体参加。从2006年起,青岛开展了“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在全市有40所帆船运动特色学校,80所青少年帆船运动俱乐部。奥帆赛举办期间,青岛给了各国运动员、教练、记者和来宾“礼宾般”的接待,积极组织记者宣传青岛,青岛“帆船之都”的形象在世界上逐渐清晰。殷剑在青岛获得了中国首枚帆船帆板项目的奥运金牌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激动地说:“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将从青岛起航,走向世界。”
张立中表示,奥运会后,青岛“帆船之都”的名城效应将逐渐显露优势,带动青岛旅游、商贸等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运筹备工作 青岛占得先机
奥帆赛的成功让青岛在全运会筹备工作上已经占得先机。之所以下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由于奥帆赛,青岛的环保工作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为了保障奥帆赛期间青岛的空气和水质,两年来,青岛市开展了脱硫、扬尘污染控制、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等系列工程,投资1.78亿元更新了502辆公交车。根据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进入8月以来,青岛市区的空气质量一直都保持优良。此前1至7月,青岛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92天。
二、奥帆赛不但为青岛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奥帆中心(十一运OP级帆船赛将在青岛举行),而且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赛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明年的十一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青岛在全运筹备上有“先天优势”,但张立中认为,作为省会的济南也有自己的优势,完全可以做到与青岛比翼齐飞,和我省其他承办城市密切配合,共同将十一运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全运会。“举办全运会,济南的视野一定要开放,要站在提升济南城市形象的高度,虚心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我相信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