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金牌感人 好多失败更感人
让人铭记 失败也能获奖
1908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第一个跑进运动场后精疲力竭,跑错方向还几次摔倒在地。但他每次都挣扎爬起继续向前跑。最后15米他又一次倒下没能再爬起来。一位好心的裁判搀扶着他走到终点,皮特里失去了获得金牌的资格。但皮特里的拼搏精神得到英国王室的赞扬,获得一个与冠军一样的奖杯。
有结果甚至追求结果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过程,但心中却不必总是装有结果,尤其不要把结果与人的优秀联系起来,而是重视人生的追求过程,追求体验的丰富和创造性,勇于变化和创新,这才是心理健康的更高境界。
专家评析
保持“令人神往”的心
正如心理学家艾利斯所说:“通过养成和保持一种对重要的事情的‘令人神往’的兴趣,我就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变化、流动和丰富,也就是说,从我所做的事情本身得到乐趣,而不一定是为了什么其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
特迪·里内 游戏心态看奖牌
满意铜牌 记住人生大日子
奥运会柔道比赛中,被法国人寄予厚望的夺金大热门特迪·里内仅获得一枚铜牌,不过站在领奖台上的里内笑得一脸灿烂。他对记者表示,这是他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他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
里内赛后乐呵呵地对媒体说:“我太高兴了,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大日子。在刚输掉比赛的时候,我的确有点失望,不过我的心情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我今年才19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自己表现得挺不错的。”
现在的里内一心想的都是如何享受自己的假期:“我要问问教练,看看他们给我几天的休息时间。”
在颁奖的时候,里内频频向观众挥手致意,并不时低头抚摸刚刚到手的奖牌,充分分享着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喜悦。
专家评析
胜败无关乎尊严
一位得了铜牌的法国运动员欢呼雀跃,频频向观众招手,把铜牌当成可喜可贵的成功,和每一个人分享此时的美好心境。可有的运动员,得了银牌后却有名落孙山之状,似乎金牌非他莫属,完全不接受现实,泪流满面,颁奖仪式上没有一丝笑容。还有的运动员比赛失利后竟然撞墙,不能自持。同时都面对金牌旁落,人的表现竟如此不同。
抛跳失败 并不让人蒙羞
神经人格 害怕竞争更累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在实用花滑界难度极高的“四周抛跳”时出现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就在所有观众都认为他们将要放弃比赛时,做过简单处理的张丹重新回到赛场,凭借坚忍的毅力和勇敢向世人诠释了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什么东西让人蒙羞?不是贫困,也不是失业,而是技不如人,蒙受失败。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们进取的同时,会残忍地羞辱着失败者。自尊有时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个别参加革命的将军,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经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死都不怕,但在授衔时,却因为待遇不如人而痛苦着,甚至因为耻辱而想不开。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后情绪个体差别不大,但失败后个体的差别甚大。有一种人具有神经症人格,这种人是悲观主义者,他们出于害怕失败而参与竞争,比赛对他们而言毫无乐趣,只是免于害怕的手段。也就说,具有这种性格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被害怕失败的情绪而不是想赢的情绪所笼罩,确切地说,他们整个的状态处于想赢又怕输的冲突中,矛盾重重,这种人即使当了冠军也是心理上的失败者,因为竞技体育过程中他们体验的痛苦远远多于快乐,尤其是在缺少信仰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中,这种心灵上了枷锁的运动员就较多。
专家评析
可怕的是心灵枷锁
他们不能解放思想,焦虑不安,想拼又怕输,放弃又不甘心。心理能量都耗费在对个人得失的斤斤计较中,他们是专门为计较小小得失而出生的,患得患失。这里的问题就是出在将失败与自尊挂钩。生活中有人特别不爱竞技,他们本能地回避带有博弈性质的游戏,主要是怕输。
输了有什么可怕呢?问题在于他们不能从游戏的角度来对待输赢,而将输赢置于面子和自尊的高度,所以一旦从事这些竞技游戏,这些人就会过于认真,非常紧张,毫无游戏乐趣而言。他们在竞技游戏过程中的潜台词是:“这可是关系到我是否聪明、是否能干、是否有运气的重要问题,如果我表现不好,我就是一个笨蛋,别人会笑话我。”他们缺少轻松和幽默,总是将生命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好球与出界 胜负无常
萨姆索诺夫 接受现实
失败后,要接受现实,现实就是现实,无论你如何挣扎,现实也不会理睬你。最好的方式,就是事先要采取灵活态度,用我希望成功替代我必须成功。乒乓球比赛中,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第6局9比8领先后,完成了一次有力的扣杀,当裁判将比分牌翻到10比8后,佩尔森终止了比赛,经过争执后,佩尔森不服从判决,径直跑到记分牌前,伸手将10翻回至9,中国裁判两次将分牌重新翻回到10,又被佩尔森翻回了9。后来终裁裁定双方重新争夺这一分。最终萨姆索诺夫以10比12失去了这一局。赛后,人们把更多的掌声给了这位老将,他说:“我非常失望,对方以为这个球出界,但我以为这是好球,双方争执不下,裁判的决定令人失望。但我接受这个现实。”
专家评析
平静接受现实
这里有两个词很重要,一个“失望”,表明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负性情绪和过多的对他人不公正的评价,及对任何的人埋怨,失望是一个中性的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没有表达指责和痛苦。另一个是“现实”。“我接受现实”,说的很平静,很洒脱,像在说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