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当在决赛中游到一半时,杜剑平呛水了,这让排在第二位的乌克兰选手迪米特奥看到了追赶的机会,“他差点超过我”,赛后杜剑平显得心有余悸。“但当时就想不管怎么样,我要先游到终点”。最终,凭借着死拼的念头,杜剑平率先触壁,成绩是1分35秒21,刷新了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别的残奥会世界纪录,并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本届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对于杜剑平来说,拿下这枚金牌相当不易,除了在决赛中遇到的“小插曲外”,100米自由泳也并不是这位23岁浙江小伙子的强项。但让杜剑平最终能在泳池中叱咤的原因在于他的天赋和坚持,5个月大时,杜剑平由于细菌感染诱发脑炎,最后导致全身瘫痪,凭借着不懈的锻炼逐渐靠轮椅行动。
这位奥运冠军最先出道于家门口前的一条小河沟,几岁时,就经常到这条又窄又浅的河沟游泳,日积月累,水性变得越发成熟。在浙江金华市队的一次选拔中,杜剑平如愿接受正规训练。进队后,杜剑平非常珍惜机会,在教练的精心调教下,原本只是在小水沟中“狗刨”的杜剑平技术开始变得系统而合理,并逐渐开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市冠军、省冠军到全国冠军,直到在雅典奥运会上独揽3金,杜剑平不断在泳池中掀起波澜,“剑平式泳姿”的名头在国际上打响。
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金的菲尔普斯是杜剑平最喜欢的游泳运动员,但在杜剑平心中,自己崇拜的偶像却是自己的母亲。夺冠之后,杜剑平第一时间将电话打给母亲,这枚金牌同时也是献给母亲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