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残奥赛场上固然你争我夺,但细心观察,赛场内外往往也不断上映着一些动人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一定能把你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一刻,我们的心却是无比温暖的———
“今天是英国队运动员马特·埃利斯29岁的生日,让我们共同祝福他生日快乐!”昨天下午残奥会7人制(脑瘫)足球场内,当比赛双方英国队和乌克兰队进入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时,播报员向现场球迷播报了这一消息。尽管看台上的观众还分不清场上究竟哪一位是“寿星”,但仍将热烈的掌声送给绿茵场。随后,现场大屏幕也陆续打出了三个画面:一个生日蛋糕的图形;一个中英文并用的生日快乐字幕;一个英文字幕的祝贺“Congratulations”。同时,现场的扩音器也播放起欢快的祝福音乐。正在场上热身的埃利斯非常高兴,向两侧看台微笑招手致意。
以下画面同样发生在7人制足球场上。这是一场伊朗男足与爱尔兰男足的对话,但前者阵中没有卡里米、马达维基亚,后者阵中也有没有基恩、奥谢,但热情的中国观众仍不间断地为这两支球队加油。“伊朗加油!”“爱尔兰加油!”“运动员加油!”虽然当日对阵双方的“亲友团”成员在看台上寥寥无几,但双方球员并不感到“寂寞”———中国观众热情地将呐喊、掌声、歌声献给他们。尽管双方运动员听不懂汉语,但他们却体会到了东道主人民的热情。
昨天中午,北京工人体育馆里气氛热烈。北京残奥会盲人柔道比赛正在进行,每当选手们在场上有精彩的表现,掌声和欢呼声随即响起。相比之下,北区正面的一片看台显得比较安静。仔细一看,这里坐了不少听力有障碍的观众,他们互相之间都用手语进行交流。看到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他们也很高兴地拍手鼓掌,只是没有办法大声欢呼。聋哑人观众智春丽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在现场观看残奥会比赛,感觉很好,非常激动。
特派记者李文龙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