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 |
李晓霞用一个冠军开始新的四年征程
结束马来西亚的世界杯,李晓霞昨天19:30才到达北京天坛公寓。放下行李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22:30,按照与记者的约定,李晓霞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突破禁胶令后,20岁的李晓霞获得了自己首个世界大赛冠军。在卫冕冠军王楠退役、张怡宁因伤退出、郭跃早早出局的不利情况下,李晓霞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成功捍卫了中国女乒的荣誉。
对于年轻的李晓霞来说,这块沉甸甸的金牌意义非凡。作为中国军团的新生力量,李晓霞近两年来虽然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但关键时刻总是被锋芒毕露的郭跃抢先一步。去年的世乒赛决赛,李晓霞距离冠军仅一步之遥,却被郭跃逆转,屈居亚军。而北京奥运会上李晓霞虽然被列入替补名单,却并未有机会出战。不过,李晓霞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奥运赛场从头至尾作为旁观者的她,在实施禁胶令后的女乒世界杯上勇敢地挑起了大梁。
济南时报:有人把这次世界杯称为“无机元年”(指首次使用无机胶水),基本上每次国际乒联的改革都伴随着国家队队员的改朝换代。这次你拿到了“无机元年”的第一个冠军,也是个人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感觉有什么收获?
李晓霞:对我来讲这是四年周期的新开始、新起步,冠军是对我的肯定。奥运会结束后,我非常渴望用这次比赛的成绩证明我自己。
济南时报:你只用了27分钟就战胜了帖亚娜,拿到第一个赛点的时候,有没有心理波动?
李晓霞:有,10:7领先的时候就想到快赢了,还是有点走神。
济南时报:这次比赛,很多队员都出现了对新胶水的不适应,比如郭跃,你呢?
李晓霞:我也一样,比赛前一天才换的套胶,我从来没有打过日本的套胶正手,所以也有很多不适应。
济南时报:怎么克服的?